2021年的养老金调整工作已经完美收官,在七一前,全国所有的地方已将今年调整提高的养老金全部打到了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中。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什么是三结合的调整方式。
所谓三结合的调整方式,主要是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方式。这个方式从国家人社部的通知精神,到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实施细则中都能得到体现,而且也是按照三结合的方式严格执行。但在三结合的实施内容中却是各显神通,各有千秋,充分展示了各地的地方特色和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二,2021年养老金的调整的主要特点。
一是养老金调整的速度比较快。今年整体调整的速度与2020年相比,几乎提前了近一个月。主要是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用实际行动来庆祝党的生日,各地都把今年调整养老金到账的时间规划到了6月30日之前;这也是十七连涨以来今年最快的一年,前几年一般都会有少数的几个地方把时间设置在七月底之前。
二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职工实行同一套调整方案。按照往年的惯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受挂钩调整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今年除了上海企业职工是按照本人基本养老金挂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是按照同职务、同级别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挂钩以外,其余各个地方都是采取双挂钩的方式,即既与缴费年限挂钩,也要与本人的养老金挂钩,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是企业职工都是按照同一种方式进行挂钩。
三是对高龄老人的倾斜力度大。今年总体上对于高龄老人的倾斜基本上都是70岁起步,只有上海市男性65岁起步,女性60岁起步,倾斜的调整金额起步标准基本上都是在20元左右。倾斜调整力度最大的要数山东。山东对于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每月增加15元;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每月增加30元,年满80周岁以上的退每人每月60元以后,同时对高龄老人额外进行补贴,重点是向企业高龄退休人员倾斜。比如企业退休人员年满70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加290元,年满75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加190元,年满80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加360元;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年满70岁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75周岁和80周岁的都是每月增加80元。增加的比例与企业退休人员相比,幅度明显偏小。
第三,在调整时如何区分养老金、退休金、年金?
从政策层面来区分,今年调整提高的主要是基本养老金,不存在年金和退休金概念的区分问题。从国家人社部的通知标题是“关于调整2021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的养老金调整通知,也是“关于调整2021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所以从大定义上来解释,今年调整的就是基本养老金,既不是年金,也不是退休金。
但从调整对象来看,对于以前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的人员,包括以前在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的企业职工,2014年10月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属于这次调整的范围之内。按照我的理解,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的人员,由于他们领取的是退休金,所以他们这次调整的也是退休金。
那么退休金和养老金又有什么区别呢?最主要的区别是经费的支付渠道不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领取退休金的人,经费是由各级财政的来支付的;领取养老金的人,企业退休人员是由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来支付的;机关事业退休人员,是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来支付的。
另外国有企业的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也有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问题。但是在基本养老金中是不包含企业年金或是职业年金的,所以在与本人养老金挂钩调整时,明确不包含职业年金或是企业年金,只与基本养老金挂钩。
综上所述,2021年全国养老金上调工作已经结束,养老金全部打到了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之中,今年养老金调整中全部是按照三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调整的只是基本养老金,对于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的人员调整的是退休金,其主要区别是经费支付渠道不同,但是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不属于基本养老金的范畴,所以也不属于调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