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评论员 王航
养老服务市场可以放开,但绝不意味着市场监管主体可以放任。
01:00
近日,一段“养老院院长恐吓给老人打‘哑巴针’”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网传视频中,山东滕州市一家民营养老院院长对一位白发老人进行恐吓,称要为其打“哑巴针”,并质问这位老人是“要死还是要疯”。6月1日,滕州市民政局发布情况说明,称此事系养老院院长情绪激动说出过激言语,已对他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责令其向老人道歉;民政局将进一步对涉事养老机构和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6月3日央视网)
一句“要死还是要疯”,虽说大概率是一时情绪激动口不择言,但这样的恐吓之词出自养老院院长之口,无疑更让人觉得惊恐。看护老人,本就需要加倍的耐心和细心,作为养老院院长更应该深谙这个道理。然而,面对老人突然大声喊叫,院长不仅不能以身作则,采取平和科学的方式去安抚老人、查明原因,反而恶语相向、恐吓相加,足见其日常管理之粗放、管理水平之低下。
让人更觉细思极恐的是,连院长都这样,那这家养老院的日常管理工作又能好到哪里去?不禁让人怀疑,威胁恐吓是否已成了涉事养老院“安抚”老人的惯常做法?而这正是这一恐吓事件的杀伤力所在,也是舆论的关注所在。就此而言,一句轻飘飘的道歉恐怕难以消弭公众对于养老院管理短板的质疑,而行政处罚也绝不该是这一起虐待老人事件的终点。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和家庭户规模的持续缩小,到养老院养老已经成为不少老人的必然选择。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养老领域,开展养老项目。
然而,现实表明,入住民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或多或少都遭受了一些来自机构以及护工的言语暴力或肢体暴力。一次次虐待老人事件的发生无疑是一次次紧急的提醒。如何通过监管引导养老行业走上有序发展的道路,真正发挥其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作用,值得所有地方深思。
养老服务市场可以放开,但绝不意味着市场监管主体可以放任。尤其是在市场放开的情况下,民政部门和相关部门更要协同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养老机构运营和服务的监管。一方面,民政部门要牵头建立健全养老护理行业的准入和培养考核机制,让真正有资质的机构和个人参与到养老行业中;另一方面,更要做实做好日常的监管工作,建立“黑名单”制度,及时将出现虐待老人等恶劣行为的护工和养老机构清除出去,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从而倒逼养老机构自律。
前段时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6亿人,占整体人口比重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1.9亿人,占13.5%,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可以说,养老院的规范化管理是事关每一个个体福祉的民生事业。因此,就管理而言,事后惩戒远不如事前监管来得有效。如果对民营养老院只放不管,不从源头上加大监管力度,养老院就很难让人安心养老。山东一养老院院长恐吓给老人打#哑巴针#
编辑:梁冰
统筹: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