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面对自己的亲身骨肉,其实宜一碗水端平,不要因为自己的偏心,而伤害其中某个孩子的心。
亲人给予的伤害,有可能远比外人更加致命!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个性以及整个人生的走向。
而最终,这样的一种做法,或许也有可能反过头来影响父母的晚年,这绝非虚言!
对此,下面这位阿姨就深有体验,现在也后悔莫及。
01
清醒与理智,并不是以年龄作为划分的。
有些人,即使升级当了父母,但却根本搞不清楚状况,总是做错事,将自己的家庭搞得一团乱,亲人骨肉之间的隔阂与猜忌,通过这种事情,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一旦滋生,就再也消除不了。
总之,拎不清的老人,最终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也因为一直以来对于子女不公平的对待,导致原本安稳的亲情变得脆弱无比,不堪一击!
现在这种道理,已经60多岁的吴阿姨未必会懂,但是却已经只得面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偏心而接受无奈的结局了。
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还得从她年轻的时候说起。
自从生下儿子跟女儿之后,她就更偏心儿子,而将女儿当成为别人家养的儿媳妇来看待。
本来她以为自己这样做,没有错!但是步入晚年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她顿时乱了阵脚!
02
小时候区别对待两个孩子也就算了,长大之后,面对儿子与女儿的婚事,她也是只重视儿子,却刻意忽略女儿。
两个孩子结婚之后,她更是把儿子、儿媳看得比其他家庭成员都要重,不管是时间、精力、金钱、劳动力。
总之全都倾注到儿子一家几口上了,对于女儿那边,就没有什么想法要尽一下情分了。
当初儿媳妇跟女儿同时怀孕,老人都是只顾着照顾儿媳,对于女儿,却懒得看一眼,更休言尽点情分、照顾一下了。
本来她以为,自己这样做,晚年就能依靠儿子、儿媳度过,所以岁数渐大之后,更是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房子之类的,全都交给了儿子俩口子,由儿媳妇保管。
用意也很明显,就是换取在他们身边养老的权利。
虽说自己还有退休工资傍身,但事情做到这种程度,即便是她不说,所有人也差不多明白了她的想法与意图。
更何况,她从来都是在外人面前对儿子、儿媳各种夸,简直都快捧到天上去了,谁会看不透她的想法呢?
女婿那边倒也没什么意见,毕竟想一想,晚年阶段不必管岳母这边,也就没什么多余的麻烦,也是一种省事。
只是每每吴女士的女儿想起自己在母亲那里得到的亏待与漠视,内心却耿耿于怀、隐隐作痛!
03
世事无常,没有人能知道明天究竟会发生什么?一场大病袭来,吴女士正值壮年的儿子,居然撒手人寰,离开了人间。
这样一来,吴女士立马慌了神。因为她再糊涂也明白,儿子走了,儿媳妇与她之间的关系,也就自然断了。
想要依靠一个没有了关系的人来为自己养老,那是断然不可能实现的奢望。这时候,她便自然而然将主意打到了女儿、女婿身上。
于是便在前不久,刻意买了好些礼物,特意登门去看望女儿女婿、外孙、孙女。
寒喧过后,她将女儿拉到门外,小声对对方说道:“女儿,你哥走了,将来我就只能依靠你来养老了。”
吴女士的女儿听罢,内心积压多时的委屈与不满便爆发了。
这也很正常,被伤害过的心怎么可能转瞬修复,便连连摇手回答道:“妈,我还有婆婆要养,您不还有一直以来对她远比对自己女儿好的嫂子吗?她应该会提负起这样重大的责任的,您去找她吧,这种事别找我!”
从小到大,从当父母的女儿到出嫁之后成为别人家的儿媳妇,她从来没有享受过父母全心全意的爱与对待,也难怪一肚子的牢骚要发!
因为女儿的态度,吴女士哭着离开了……
现在的她彷徨无比,觉得自己真的命苦。当然,她女儿不会不管自己的母亲,但一直以来自己妈妈与她老公也没建立起什么情分,这种大事,对方是否会首肯,就很难讲了。
总之还得从长计议,是一桩对于所有家人而言,都挺麻烦与头疼的事情就对了。
结语:
人生要未雨绸缪,早就准备。虽然一般的老人都将养老的这种事情,交到儿女的手中,但是就连白岩松都说,现在的父母想要依靠子女养老,渐渐变成了一种奢望。
因为他们工作忙碌、压力太大,自己还有一个家庭要打理,有些甚至连自己都养不活、自己小家里面的家庭成员都顾不好,怎么有能力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这种重任呢?
所以,老人最好事先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尽量与所有子女搞好关系,将亲情维护成温馨和睦的模样,你的晚年,就多几重依靠与保障。
另外一方面,还是要多积攒钱财、保重自己的身体,尽量依靠自己度过晚年,不要将这种重任,一味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女身上。
其实对自己更加有利、也是一种对子女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减轻了他们身上莫大的一股压力。
总之想周到一点,做周全一点,多给自己留点余地与退路,才是上佳的选择。那种押宝一般,将晚年幸福赌在一个子女身上的做法,很危险。
假如变故发生,你的所有愿望全部落空,那时候将如何自处?对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