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在共和国的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无数的时代劳模,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创造了不同的辉煌。在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就生活着30余位,平均年龄80岁+的劳动模范,他们凭借着奉献与拼搏的精神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殊荣,于新中国的扉页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泰康之家劳模居民们共同讲述时代的精彩篇章。
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暖人心
从业50多年,做了10000多台手术,包括显微外科手术2000多台,以及断指再造手术1000多台,这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数字是泰康居民周礼荣在从医过程中创造的。
泰康之家·申园居民周礼荣 86岁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医学界的劳动模范、显微外科医生,周礼荣为国家医学事业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缔造了医学界一次次救死扶伤的奇迹。1975年11月,周礼荣用13个小时进行了第一例断臂再植手术获得成功;1977年,又进行手指大部断离再植获得成功,在手术台上不眠不休工作了三十六个小时,为十六岁断指少年创造了生的希望;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为了抢救病人数次亲自上阵输血救治......
“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精益求精、排除万难、拯救生命。”是周礼荣对劳模精神的解读,并且在工作当中贯彻始终。在劳模精神的支撑下,周礼荣先后获得人民的好医生、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卫生战线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执法教学勇担当,基层岗位铸辉煌
在泰康居民中,同样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还有基层执法人员王顺来、苏州中学特级教师张祖望,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泰康之家·楚园居民王顺来 86岁
王顺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时候,还是奋斗在一线的公务人员,得知获奖的消息时,他十分感慨:“这枚奖章凝聚着全院干警的辛勤劳动。”奖章于王顺来而言,是对夜以继日、勤奋工作的总结。
“只有以身作则、具有自我牺牲精神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拥护。”作为基层执法者,王顺来的秉公执法体现在每个案件上,公平公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还要做的更好。
泰康之家·吴园居民张祖望 85岁
“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我的心情比较平淡,觉得自己还要继续努力。”这是张祖望在得知获奖时的第一感受。
作为江苏省苏州中学特级教师,张祖望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多年,为社会人才培养呕心沥血。工作中,张祖望最常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写好教案,如何把课讲好,如何启发学生。每当迎来新生,张祖望都会重新写一份教案,把新旧两份作对比,查漏补缺,从而获得进步。注重科学性、合理性是张祖望始终坚持的教学原则。
石油煤矿开垦者,引领开辟新天地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什么岗位,都要诚恳的、勤恳的做好自己的事,这是责无旁贷的天职,任何人都要在劳动中做出突出成绩,勤奋的做好本职工作,对行业做出突出贡献。”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石油专家,王炳诚大学毕业后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到新疆中苏石油公司,从一名基层的石油工人做起,踏实学习钻井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石油记录。
泰康之家·燕园居民王炳诚及其老伴儿 93岁
1953年12月到1955年2月,14个半月的时间,王炳诚带领的队伍给油田交了五口井,口口合格,其中89号井第二口井,还创造了全国各油田日进尺最高记录,获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除了石油专家外,泰康之家养老社区还有煤矿专家。吴绍倩是新中国第一位地下采煤专业女专家,在采煤采矿这个男人居多的行业里,吴绍倩巾帼不让须眉,勇敢克服井下艰苦环境,做到从几百米的电梯下去,丝毫也不犹豫。
泰康之家·粤园居民吴绍倩及其老伴儿 88岁
“我的一切属于党,是国家培养我们上大学,提供奖学金,入了这一行,我从来都不后悔!”吴绍倩始终不忘国家的培养,在煤矿领域钻研多年,获三八红旗手、全国能源工业劳动模范称号。
回望历史,正是这些朴素的劳动者,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他们一生均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着非凡的建树和影响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经了生活的洗礼后,更沉淀了许多深厚而又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这些劳动模范们年岁已高,均在泰康之家养老社区颐养天年,泰康之家为居民打造温馨的家、开放的大学、优雅的活力中心、高品质的医疗护理中心、自主的精神家园,为长辈们的养老生活提供崭新方式,让共和国的建设者们在银发岁月继续发挥银发智慧、创造银发价值,让劳模精神永远传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