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荞 文/图/视频
居家养老,可由社工上门送上一碗暖心汤;社区养老,能随时参与丰富多彩的老年人活动;机构养老,失能失智的老人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和陪伴。
充分整合辖区养老服务资源,打造“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融合的“三养合一”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昨(30)日,重庆高新区首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香炉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这也标志着高新区探索实施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新模式迈出了重要一步。
▲香炉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投用启动
据了解,香炉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之一,采取“中心带站、融合服务”的运营模式。110张床位,包含日间照料床位20张,目前中心已入住53名老人,以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
老人们面带微笑,排排坐好,跟随音乐,身着橙色马甲的社工正带领他们做着手指操。“像行动自如的正常老人可以去棋牌室打牌,活动室跳舞、喝茶,但行动不便的老人要想做到每日活动,保证一定的活动量在以前居家养老时,是很难的。”同岑养老院长冯爽介绍,中心推出的每周一次的集体活动,手指操等每日活动能让半失能失能老人参与其中,很好地解决了老人的陪伴问题。
试运营期间,90岁的毛爷爷一开始绝对是让护工们头疼的一号人物。冯爽记得,毛爷爷刚来时,嘴上碎碎念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想死。你放心,我死了也不得找你们任何人。”冯爽说,毛爷爷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在家里大小便失禁,老人退休前是大学的教授,面子和自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拖累了儿女。
▲老人们正在做手指操
毛爷爷的转变来得很快。或许是护工不厌其烦的照顾,也或许是结识了新的同龄朋友,相谈甚欢。正跟做手指操的毛爷爷悄悄告诉冯爽,“我现在不想死了,我还要多活几年”
娱乐房、阅读房、老人们聚在一起品茶写书法,上一堂手工制作课。中心还设置了智能手机辅导,电脑辅导,时常有想紧跟潮流的老人悄悄问志愿者,“老师,我还想用微信给女儿打个电话,该怎么用呢?”
据了解,中心采用志愿者服务的形式,借助辖区内高校众多的优势,广泛组织志愿者参与。针对老年人在生活、身体、情感、社会认同等方面的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特色服务项目,为老人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也推动着从社区养老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的转变。
▲护工在帮助半失能老人活动
“香炉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要以示范点为契机,做实服务工作,为高新区社区养老服务提炼出更多新途径、好方法、更智能,全力打造高新区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高新区公共服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高新区北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几乎实现了全覆盖,将力争在2022年,基本实现全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