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6日消息(记者谢元森 江西台记者黄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近年来,江西以“党建引导、政府监管,村(社区)主导”的工作思路,在全国首创“党建+养老”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为农村老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服务,使他们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2021-05-16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在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介桥颐养之家,工人们正在安装过道扶手,以方便老人通行。2016年起,新余市在全市各村委建设颐养之家,为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日常饮食照料。老人每月只需缴纳200元钱,其余资金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兜底。“空巢”老人邓金兰再也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
邓金兰:一日三餐都是热菜热饭,还有一个汤。
距离新余不远的樟树市徐家堎村乐龄中心设有食堂、活动室、卫生室、阅览室等场所,还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为不方便出门的高龄老人送饭上门,经常性开展慰问、清扫等助老活动。目前,樟树市有4000多位老人进入了乐龄中心享受养老服务。
樟树市张家山街道党委书记甘振华: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建设“党建+乐龄中心”,切实解决农村留守、独居和困难老人的一日三餐、生活娱乐等突出问题。
吉安市遂川县把定期的党员志愿服务变成长效服务,党员志愿者每周都探望空巢独居老人。
遂川县民政局局长黎育汉:目前遂川已经基本实现了“党建+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全覆盖,真正让农村困难老人们看得到党的旗帜、听得到党的声音、体会到党的温暖。
截至目前,江西4600余名农村特困失能人员实现县级集中照护,全省建成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12000多个,覆盖72%的行政村,惠及160多万农村老年人。
江西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任新华:建立党员干部定期巡访、日常探视、结对帮扶“三项制度”,全省14.4万余名农村党员干部就近就便、常态化关心关爱农村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