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亮生活,本期节目咱们来聊聊养老这个话题,民法典的颁布,为我们的养老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期节目我们和主持人郭峥走进说法现场。
摄制组来到了昆明市官渡区和平路社区,主持人郭峥和三位嘉宾,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养老的话题。
主持人:郭峥
嘉宾:云南民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李冬辉律师
昆明官渡区善润养老服务发展中心 刘碧雯主任
和平路社区居委会 张俊鹏副主任
主持人:“打算怎么样来养老? ”
观众:“只有我们进敬老院里面。”
观众:“如果是姑娘他们儿子来照顾,就是他们来,不来的话,我就自己请人。”
观众:“我们想拿我们的房产养老,我们是县城可以实现吗? ”
主持人:“好,这个问题我们暂时留下来,今天整个节目过程当中您估计会找到这个答案的。 ”
说法小剧场 一
许阿姨:“小陶,你好,在锻炼身体吗?”
陶叔叔:“许老师,最近没有见你,身体怎么样了?”
许阿姨:“就是最近身体不算太好。就趁着今天身体还可以,去家政公司找个保姆,还不是要找个人来适应适应。”
陶叔叔:“是的,像我们这样亲人不在身边的人,还是要找个人来照顾自己。我最近听说有个遗赠扶养协议。”
许阿姨:“是吗?它具体是怎么说?”
陶叔叔:“大概意思就是说,你们之间先定一个相关的东西,然后人走了以后你把财产给他,这样操作我觉得他可能会更用心尽力地来照顾你。”
许阿姨:“还有这样的事情?等我打听打听。”
陶叔叔:“你去了解一下看看。”
遗赠扶养协议,你听说了吗?
李冬辉律师:“遗赠扶养协议其实简单地来讲,也就是说我们的老人、遗赠人,在碰到困难的情况下,与我们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的协议,那这份协议是干什么的呢?第一个约定可以由我们的组织或者个人尽到扶养的义务,给他生养死葬,就是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包括百年以后的丧事料理都可以约定,同时在协议里会约定,我们的遗赠人将他的合法的全部或者部分的财产,在他百年以后由我们扶养人他来进行支配,这是我们的遗赠扶养协议。”
《民法典》继承编关于遗赠扶养协议的相关规定明确: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虽然与现行继承法对遗赠扶养人范围的修改只有几个字,但是对于有扶养需求的老年人来说,这一改变,使他们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说法小剧场 二
许阿姨:“我前次不是找了小王,让她做我的扶养人。现在是有点后悔了。”
陶叔叔:“哪方面?”
许阿姨:“一开始看着她手脚勤快,也爱干净,像我们这种无儿无女的找她还是可以的,但是相处了半年下来,感觉还是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陶叔叔:“具体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不满意?”
许阿姨:“前次我不是病了,要去社区医院输液,我要去社区医院输液,按道理她应该把我送去社区医院,你有事情你再去办,但她说她有事她就走了。”
陶叔叔:“送到医院门口就走了,这样肯定不行嘛,输液要有人陪着的。”
许阿姨:“所以心里面觉得,这人还是靠不住。”
陶叔叔:“如果小王不合适,你看看再找找其他人。”
许阿姨:“反正我想着之前和她也只是口头约定,也没有签什么协议。”
陶叔叔:“口头约定,我觉得应该不作数。”
口头约定遗赠扶养协议算数吗?
李冬辉律师:“口头也是属于协议的一种,在我们的民法典里并没有说禁止性的规定说来约定,遗赠扶养协议一定要是书面的或者其他形式,所以口头形式的协议肯定第一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在你反悔的情况下,对方对你尽扶养义务的人肯定是已经对你有相应的付出,是不是,他已经照顾了你,并且可能有一些经济上的付出,对于人家已经付出的这部分,实际上他是可以要求你给予补偿的。如果作为我们的扶养人来说,签订了协议以后可能觉得这个老人不太好沟通,我不太想继续和她履行遗赠扶养协议了,这种情况下,对于他前期已经支出的费用,实际上扶养人是没有权利再要回去的,同时,扶养人相关的遗赠权也就不存在了。”
律师提醒,在签遗赠扶养协议时,要注意三个点:第一,要找靠谱之人。第二,如何生养、死葬,内容要具体、详细。遗赠什么要约定好。第三,约定好双方违约责任。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对有扶养需求的老人来说,与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获得照看赡养,不失为"老有所依"的一项保障。但是,要想找到合适的人来扶养自己,似乎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养老院,而是选择找一个人来扶养自己,现场不少观众表示,说到底也是希望老了,还能待在家里。
主持人:“我们现在根据您实际服务的观察,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数量多吗?”
刘碧雯:“其实还是挺多的,去年我们机构刚好在我们现在所在的和平路社区以及更大范围的太和街道,做过一个85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的需求调查,在调查的538位爷爷奶奶当中,我们有超过90%的爷爷奶奶是很明确地表示,我就是想要在家养老。”
那么,当老人们想要居家养老,又没有找到合适的扶养人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刘碧雯:“我觉得这是特别需要社会各界参与到的问题,现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提倡说,子女其实多陪伴父母,多承担起对于父母照顾的职责,这是必须的,但我在这想说的是,更多的是我们要考虑到爷爷奶奶在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当中,仍然是在我们生活的社区,所以一个好的养老环境,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说的要营造一个老年友好的社区氛围,其实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的。 当我们看到爷爷奶奶在拎着重物的时候,作为邻居搭把手,或者说我们经常知道我们这一栋哪一层楼的爷爷奶奶,可能是个独居的状态,咱们经常去敲敲门,看看这位爷爷奶奶他生活的好不好,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其实都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其实从这些方法我们都是希望能够给爷爷奶奶营造一个友好的、生活便捷的、有人关心、相互信任的一个社区养老的氛围。”
营造"有人关心,相互信任"的养老氛围,事实上这也正是《民法典》希望通过遗赠扶养协议所要体现的。
更多详细内容,
请关注本期节目!
民法“典”亮生活
播出时间:
周六(7月3日)18:40
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YNTV-2《都市条形码》
周天(7月4日)晚21:30
云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YNTV-6 《民生关注》
编导:董书蓉 王杰 禹治洪 马炽韬 常恩豪
编辑:夏至
本文来源:都市条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