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第三支柱养老金,在今年之前,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因为原先我国实施的养老金制度主要是第一支柱的社保,和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制度,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国外实行的比较早,普及性更高。但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逐渐严峻,新生人口数量下降的现实下,未来几十年后,养老金账户的枯竭风险可能真的难以避免。
为此,今年国家在新政策中提到了要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要在9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多位监管部门的专家也表示,我国储蓄率较高,储蓄配置结构不甚合理,指的就是很多人拿着钱,但是不敢随便乱投资,只能存在银行拿着微薄利息,专家们认为这种现状下就应该推进养老金改革,推动个人资金供给转化为第三支柱养老产品,完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
再来是一季度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上,又提及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进问题。国家这么积极要实施这一措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对于参保人到底好在哪里呢?我认为,有5个优势:
第一,增加养老金的投资渠道
国家鼓励全民参保是没错,但不管是职工社保,城乡居民社保,还是灵活就业参保,都只能参加一份,而职业年金属于事业单位才有的福利,企业年金虽然是企业职工可以参加的,但基本也仅有国企,大型企业有能力帮员工交。多数私企员工还是只能参加一份国家养老金,要知道,养老金比收入要低,意味着大家退休后只能靠这一份钱生活,不少人会过得很拮据。在国家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后,大家就可以将平时收入里的一部分钱用来存个人养老金,让很多原先只能参加一份社保的打工人等于是增加了一个新的养老金投资渠道。
第二,提高养老金水平
个人养老金将由国家设立新的养老金账户,并用于投资,还会有财政补贴,比存在银行等着微薄的利息缓慢增加要好太多了,退休后,除了能够领取原先缴存的社保养老金,还能拿到个人养老金的部分,参保人的月养老金水平能提高很多。
第三,控制老百姓乱花钱的问题
存在银行里的钱,随时可以取用,而养老金不同,退休前是不能领取的,虽然退休前不能用,但一定程度来说也是遏制了大家乱花钱的问题。很多人花钱大手大脚,自己没有自制力,存在银行,放在身边,总是忍不住乱买东西,但把这些钱存了养老金,短时间拿不回,这种强制性的做法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部分人乱花钱的习惯,能让自己老了以后有更多钱维持生活。
第四,投资的保障性更高
除了国家设立的养老金外,社会上也有很多商业性养老保险可以购买,但这些企业大多是觊觎参保人的保险费,真正到了退休后,能否把钱给了参保人就很难说。每年因为买了商业保险,交了大笔参保费,最后拿不到预期收益,或者钱都拿不回的例子不在少数。相比社会上的高风险养老金投资,国家牵头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就不同了,有国家在兜底,有正规部门进行完善的监管,投资的保障性将提高很多。
第五,退休后不用过于依赖子女赡养
看着现在的年轻人,他们不光要负担自己家庭的各项开销,还得不定时的补贴父母,究其根源就是父母养老金的水平不够。如果说从现在开始,这一辈的年轻人能为自己多存一笔稳定、投资收益预期好的养老金,等到他们到退休的那一天,就能跳出父母这一辈的悲哀,自己负担自己的养老金问题,不用再为了让子女赡养而增加孩子的经济压力,甚至于因为钱的问题而引发家庭的不和谐矛盾,早点给自己的养老问题进行打算,对自己和孩子的未来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