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儿
说起养老,现在很多父母都知道,子女未必靠得住,所以开始攒钱为以后做打算。但是,真到老了那一步,让他们去养老院,当初的信誓旦旦“养老靠自己”就变成另一番光景了。
小区刘大爷,今年70岁了,原先一直跟老伴一起生活。但上个月老伴去世了,只留下他一个老头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连买菜都不会讲价。没办法,他就开始思考自己的养老问题了,毕竟有两儿一女呢。
不过,刘大爷年轻时,经常说养老不靠子女,所以子女成家这些年他是“一毛不拔”,既不帮衬他们,也不帮忙带娃,子女都跟他不亲,是他口中的不孝子。所以,大家都觉得他会去养老院,可是刘大爷却说:“子女再不孝,我也不想去养老院。”然后,70岁老人说出原因引发共鸣。
人老了都想“叶落归根”,并不想挪窝折腾
其实,老人为什么不愿意去养老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人年龄大了,总想着“叶落归根”,不想再折腾着去养老院。这种思想,应该是很多老人都有的想法,所以很能引起共鸣。就比如,人老了特别不喜欢去女儿家住,不喜欢跨城市去给儿子带娃,就想生活在自己居住了几十年的家。
所以说,就算子女再不孝,老人还是愿意待在自己熟悉的家里,哪怕每天看子女的脸色,也总比待在陌生的养老院让人伺候要好。而且,老人去住养老院,就跟小孩子去上幼儿园一样,都会有不适应、怯场的心态,要好长时间才能与周围人建立关系,这个过程让老人很排斥。
子女是老人的“底气”,没子女管就算住养老院待遇也“低等”
刘大爷说,他之前也听身边的一些老伙计说过住在养老院的经历。养老院虽然是花钱消费,但也分“三六九等”。就比如,子女经常来探望的老人,护工就会格外照顾,因为担心子女们不满意。而子女一年到头也不来两三次的,虽然护工也会细心照顾,但不会太巴结。最后那些没子女管的,可能就是在最“低等”了,因为没人出气。况且久病床前无孝子,更别提护工了。
这一点,虽然现实但也有道理。毕竟,照顾老人是一个需要耐心的事,如果子女都不管,别人就更不靠谱了。所以说,子女是老人的“底气”,没子女管就算住养老院待遇也“低等”,还不如有子女就靠子女养老呢。
在子女家是“主人”,去养老院是“客人”,花钱还不自在
刘大爷觉得,老人是家里的长辈,就算子女再不孝顺,老人在家里也是“主人”,在外人看来老人还是有家有人管的人。但是,去了养老院,就是出钱消费的“客人”,服务再好也没有家的感觉。而且,在那里吃穿都有规定,连散步、活动都要统一行动,外出也不自由,感觉很拘束。
所以,子女再不孝,老人还是希望能留在家里养老,而不愿意花钱找不自在。当然,现在养老事业发展越来越好,很多养老院更注重老人的心理需求,如果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也可能比在家里舒服。
【话题讨论:网友们,你对刘大爷不愿住养老院,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