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5.15”宣传日丨民警教您如何守护“钱袋子”
2021-05-16 07:27  浏览:72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投资理财风险大 赎回本金不容易




投资理财类诈骗常见套路


广泛推广,拉你进群。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网络广泛推广理财产品,拉人进入以投资理财为名义的微信群、QQ群。当你添加这些微信群,深信跟着“导师”有钱赚时,他们早已盘算好通过操纵虚假平台数据,让你血本无归了。


虚构盈利,套你钱财。当你加入群后,群内的“客服”会展示昨天的投资情况,托则为平台和“导师”摇旗呐喊,诱惑受害者下载客服推荐的投资平台软件并向指定账号转钱。


带你赚钱,平台跑路。当你在软件上感觉赚了个盆满钵满,准备提现的时候,平台就会提示提现失败。这时客服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或让你再交纳保证金、账号解封费用等再转账,使你无法提现。


警察蜀黍提醒您:遇到类似情况,千万不要给陌生人转账,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盈利图”,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资群”。此外,QQ、微信上的陌生好友推介的投资软件、平台、股票等,不要盲目相信,不要下载注册。


★辛辛苦苦千日功 非法传销一场空




常见传销犯罪类型


1.金融传销:承诺高收益,以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引诱投资。常见名目有“××金融互助社区”、“××金融互助平台”、“××金融互助理财”、“××慈善金融互助平台”等。


2.网络传销:利用互联网,打着电商或者微商的旗号,通过各种交流工具发展下线,成本低、发展迅速、骗钱过程不见面。常见名目“网络营销”“网络直销”“网店加盟”及“消费增值”等


3.“免费”传销:用免费XXX等诱惑力很强的宣传标语拉人入会交费,病毒式传播,速度非常快。


4.“国家工程”传销:伪造国家机关文件,打着新产业的幌子虚假宣传。常见名目“国家扶持”、“有政府背景”、“文化产业”、“农业发展平台”。


5.“假冒直销企业”传销:直接冒用正规直企的企业名称,开展其他传销活动,或者冒用直企名义招聘网络销售人员,销售正规直企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假冒产品。


6.“假慈善”传销:以做慈善为名,打着“慈善救助”、“爱心互助”等幌子,欺骗善良的群众上当受骗。


7.“养老”传销:以“消费养老”、投资养老院等为名,大量发展会员,达到融资敛财的目的。


警察蜀黍提醒您:“先交入门费”“拉下线捞本”“按团队计酬”是传销三大特点。当亲友拉自己入伙或发展自己作为下线时,一定要保持清醒,自觉抵制。远离传销陷阱,避免财产损失。


★珍惜一生血汗 远离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表现形式大致有商品营销、生产经营、债权、股权等四大类。常见手段: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虚假宣传造势、利用亲情诱骗。具体表现为: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混淆投资理财概念,让群众在眼花缭乱的新名词前失去判断;装点门面,用合法的外衣或名人效应骗取群众信任;利用网络,通过虚拟空间实施罪行、逃避打击;利用精神或亲情诱骗,不断扩大集资参与人群体等等。


常见非法集资手段:


1.假冒民营银行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2.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


3.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等信息,诱骗群众投资;


4.以“养老”的旗号,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


5.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


6.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


警察蜀黍提醒您:面对非法集资的陷阱,要做到“四个不”:


对高息“诱饵”不动心;对老板“实力”不崇拜


对企业“背景”不迷信;对熟人“热心”不轻信。


与民同心 为您守护


东胜经侦 严打经济犯罪 用心守护您的“钱袋子”


非法集资线索举报电话:110或0477-3155350


来源:平安东胜


统筹审核:温伟民


责任编辑:孙琳琳


来源:平安鄂尔多斯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发布人:0adb****    IP:223.213.4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