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分开养老,我和我弟各负责一个。我爸去世后,我妈说在弟弟家日子过得很心酸,要我们伺候她后半生。媳妇坚决不肯,说我妈来她走,两个孩子也跳出来说要跟媳妇走。
我是农村的,有两兄弟三姊妹。按当地习俗,兄弟平分家产,平分养老,姊妹什么都用不管。但我爸妈比较偏心,我弟是他们捧在手心怕磕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宝,我们其他孩子就是棵草。
第一次分家,爸妈都还很能干,不愿意离开弟弟,就给我们分了一半的地,房子、钱那些都是没有的。提分家第二天,我、媳妇、4岁的大女儿就被赶出来了,吃住都是媳妇几个舅舅轮流提供的。
老人不给,我们有怨言也抢不了。我们只能没日没夜地开荒地、找人担保贷款盖房,苦了七八年,日子也渐渐有所好转。
就在那时出现了第二次分家,养老人媳妇一点意见都没有,但最大的矛盾就在于,老人把我们自己开荒开出来的肥地,抢过去给弟弟了,原本老人的地我们什么也落着。媳妇争了很久,但当地分家就是老人说了算,我们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
但我爸搬来和我们住后,前几年仍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什么都往弟弟家扒拉,名义上向我们要钱去赶集,实际上是拿去给弟弟家了。弟媳本就刻薄、爱占小便宜,弟弟又是耙耳朵,占着爸妈的撑腰,嚣张得不行,明目张胆的欺负我们家。
盖新房推土把我家猪圈埋了,甚至直接把瓦檐伸到我家杂物房里,垃圾直接倒我家门口,偷偷把我家水果摘完拿去送人......在各种矛盾争端中,媳妇跟我妈、弟媳十几年没说过话。直到三四年前,关系才开始有所缓和。
而大女儿和小儿子,爸妈从小就没抱过,也没给过他们一颗糖,再加上爸妈对弟弟家孩子们的宠爱,对比之下也不怎么喜欢。我爸还好,住在一起,不可避免的要交流,慢慢地也有一定的感情。可对我妈,这俩孩子无论怎么骂,都不肯叫一声奶奶。
这次我妈提出要来我家住,我有想过媳妇和孩子会不同意,可没想到反应会这么大。媳妇直接说:已经伺候我爸这么多年,赡养义务尽完了,我妈要来就离婚。可以前我每周都给妈出钱买药买吃的,媳妇知道了也没反对呀?
孩子们反应更大,说要跟媳妇走,我妈在他们就跟我断绝关系,我妈没了再相认。我都五十多岁了,跟媳妇孩子分开,那是不可能的,也舍不得。
我妈是很偏心,可她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妈,这几年她也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了。要我眼睁睁看着她,这么大年纪还要为弟弟一家烧饭做菜、干农活,被骂得狗血淋头,冷了没新衣服穿,病了只能生忍着,心里实在过不去。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让我妈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
很理解你内心的痛苦。一边是陪你同甘共苦走过大半生的媳妇,以及养育多年的孩子,另一边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母亲,怎么割舍都是痛。
从你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
1、偏爱偏疼的父母,晚年不被孝顺怨不了谁
作为多子女家庭的父母,要切记,都是自己的孩子,就要一碗水端平,给予每个孩子相同的关心和爱,否则对哪个孩子都是一种害。
就像你们家,被偏爱的养成了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白眼狼;而最不受重视的你,拼命孝顺,内心深处也是为了告诉父母,你才是最值得他们对你好的孩子,他们疼错人了。
所有的孩子,都是父母一手塑造出来的,孩子不孝顺,一定是父母的教育失败了,错在父母本身。当初一味偏爱,如今落得凄惨境地,可怜可悲,却不值得同情。
2、媳妇孝顺公婆,是情分,不是本分
人心都是肉长的,婆媳之间没有本分,只有情分,婆婆在能做的时候,多帮下手忙脚乱的媳妇,这才有情分,不然是没有情分的,没有感情,人家怎么会对你好呢?
从你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为了偏疼你弟,不惜分割走你们辛苦得来的利,到养老时,她还不计前嫌,好好的尽到责任,伺候你父亲终老,甚至让你帮曾经欺负过你们的母亲,已经是那种很孝顺、很善良的人了。
作为男人,你要明白,家是你和媳妇的家,父母和媳妇、孩子应该是平等的。父母养育了你前半生,而要陪伴你后半生的是媳妇,照顾你后半生的是孩子,所以不要为了你的不忍心去伤害他们。
3、让弟弟负起责任,送母亲走完最后一程
你心疼母亲,想让她舒舒服服的过晚年,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劝你媳妇、劝你孩子,放下心结,去接纳、伺候母亲,而是明确拒绝你母亲的提议。
既然分家时已经说得清清楚楚,各养一个,你们早已是两家人,你就不要太去搅和人家的家事。你可以找个机会,单独约你弟喝个小酒,把母亲觉得他做的不好的地方指出来,让他试着改变一下,好好照顾母亲走完余生。
如果他不想尽这份责任,就让你母亲自己去找村长,或者你们当地有威望的人,去和他商量对策。是要尽责任,还是花钱送养老院,都是你弟的家务事。
若您心里还是觉得过意不去,就像以前一样尽自己所能帮着点,时不时送点吃的穿的给母亲。
你觉得他该怎么做,才能让母亲过好晚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