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我国已经在过去连续16年上调养老金,而在2021年,我国养老金也实现了17年连涨。
养老金持续上调的原因
我国养老金之所以一直保持每年上调,是因为在日益增长的经济形势下,物价也随之上涨。而退休人员的经济收入大多都来自所发放的养老金,所以国家为了保证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才会每年都上调养老金。从这种角度来说,上涨的养老金也可以视为一种物价补贴。
而且每年我国的整体社平工资也在不断上涨,退休员工的养老金待遇也应与现在的企业职工同步。再加上社保缴费基数也随之每年都要进行上调,为了调动更多人参保的积极性,也势必要不断上涨养老金。
此外,由于我国养老基金尚有不少结余,所以才有底气保持养老金的连年上涨。如今人们为了在老年时期有更可靠的保障,开始愈发重视社保,每年缴纳社保的人数也逐渐增多,再加上国家逐步延长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所以每年的养老保险资金输入都极为可观,这也是我国养老基金有大量结余的根本所在。
养老金的三类最大受益者
一般来说,我国养老金政策都是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各类人群的性质来作出调整,除了每年上调养老金外,还会尽可能的照顾到不同人群的需要,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从近几年相关政策来看,养老政策的调整方向开始趋向于优待退休老人,这也是因为我国极为重视退休老人的生活状况,并为此不断推动养老保险待遇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而从养老金的实际发放来看,尤为偏向高龄老年人、社保基数高的退休人员,以及为我国曾作出特殊贡献的退休人员这三类人。根据2021年养老金的具体上调比例,这三类退休人员所得养老金的上调幅度明显更大,自然一跃成为养老金的最大受益者。
第一类便是高龄退休老人,这一类人大多退休已久,又因当年缴费时社平工资较低,社保缴费基数也较低,所以虽然每年养老金都会上涨,但至今到手的养老金也只有2000元左右。但如今物价飞涨,再加上老年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每月仅仅依靠2000元左右的养老金很难顾及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所以国家在调高养老金待遇的同时也格外关注这一类群体,也是为了尽可能的减轻他们的生活或医疗负担。而且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的调整开始由省级统筹向全国统筹的方向过渡,也是为了使城乡退休老人的养老金额趋于一致,并进一步提高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待遇。
第二类是社会保障基数较高的退休人员,这一类人由于当初缴费时社保缴纳基数较高,所以个人缴费数额远超于常人。而我国养老保险待遇机制本就是遵循着多缴多得的原则,所以这一类人实际发放的养老金数额自然会高于其他人,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缴费年数多的退休人员群体。此外,由于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我国也在有计划地逐步延长退休年龄,而最低社保缴纳时间也自然会随之延长,可以明显预见社保缴纳基数更高的退休人员在未来显然会享受到更优越的养老待遇。
第三类人则是为我国作出特殊贡献的退休人员,这一类人往往在退休前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并曾为我国作出不菲贡献,当他们退休后自然应该享受到比常人更好的养老待遇。所以我国养老福利政策对这一类群体有所优待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的来说,养老金是退休人员老年时最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也是他们维系生活的根本保障。所以我国才会不断完善养老福利待遇,并在养老基金有充足结余的前提下不断上调养老金,以期能有效提高退休老人的生活质量。
这也是我国养老金能够保持17年连续上涨的原因所在。而我国养老政策之所以会对高龄老年人、社保基数高的退休人员,以及为我国曾作出特殊贡献的退休人员这三类人有所优待,也是由这三类人群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是政府出于缩减贫富差距的一种考虑。只要今后的物价及社平工资还在持续增长,以及养老基金仍有结余,那么我国养老金依旧会维持上调的趋势,这也意味着退休人员能够享受到更为优渥的养老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