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看得见却用不了,有数据却对不上号,房屋“养老金”申请难上难
2021-08-03 15:32  浏览:67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84户住户竟有29家产权单位,要提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得每一家产权单位向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提交申请。这是望京南湖东园二区遇到的繁琐程序。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俗称房屋“养老金”。要修房,就先得有钱。随着楼龄渐老,加之今年夏季接连几场强降雨,申请“养老金”的老旧小区增多。记者调查发现,房改房小区和老旧小区由于产权单位多、归集信息不全等原因,专项维修金的支取不是很顺畅。



望京南湖东园二区建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房龄超过20年。


问题1


维修资金“卡”在产权单位


84户住户共有29家产权单位


7月29日一大早,北京市气象台预报,京城又要迎来大到暴雨天气。南湖东园二区小区的物业负责人张先生立即通知工程师傅到屋顶检查一遍,“一下大雨我就担心,就怕顶楼的住户又打电话说漏雨了。”


南湖东园二区是建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的小区,其中有一部分楼栋属于康居房。这是那个时代北京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实施建设的一种房改房,单位以自建、联建方式建设住宅后,以成本价向个人出售。按照当时规定,售房单位按照一定比例从售房款中提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原则上多层住宅不低于售房款的20%,高层住宅不低于售房款的30%,用于房屋的维修和更新。这部分钱,归售房单位所有,如果需要使用,应由售房单位提出支取申请。


南湖东园二区初建成时,并不存在需要申请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情况,可随着房龄超过20年,一些“毛病”仅靠日常的维护或小修小补已无法彻底解决。最突出的,便是电梯更新、污水管线更新和屋面防水维修。仅以屋面防水损坏来说,屋顶漏水给住户带来很多问题,必须要重新做防水层才能“根治”。


为彻底解决居民困扰,去年汛期结束后,物业公司就为南湖东园二区202号楼申请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屋面防水维修。经鉴定,202号楼符合申请条件,鉴定机构建议对屋面防水层进行整体翻修。今年2月,202号楼的33万元屋面防水维修预算审批下来了。3月,物业公司将相关情况在小区进行了7天公示,没有居民提出异议。一切都挺顺利,就差钱了,可恰恰就卡在了资金划拨上。


按照要求,原产权单位账户上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必须由该单位去银行办理支取。而南湖东园二区202号楼有84户住户,涉及29家产权单位,其中半数产权单位在楼里只有1套房。“我们得拿着一套材料,一家产权单位一家产权单位去对接,还有的产权单位历经多年早已关停、倒闭,都不知道该找谁。”张先生形容,这钱是看得见、用不了。


类似情况在房改房小区丰台翠源居也出现了。这个小区3号楼的3单元和4单元,楼顶的雨水管建在了墙里,导致楼顶住户自从入住之日起,只要下雨,屋内就漏水,只有对屋顶进行改造方能彻底解决。与此同时,小区1、2、3号楼有35户住户家中因外墙裂缝造成屋面漏水,都需要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今年夏季的几场强降雨,屋面漏水情况再度出现,物业公司向产权单位提出申请,至今也没得到回复。


“房改房在申请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时,经常会遇到‘卡’在原产权单位的情况。”中物联盟总经理黄传炜说,一是部分房屋经过了多次变更,现业主不知道当初的产权单位是哪家;二是原产权单位因各种原因已经关停、倒闭;三是产权单位不愿意配合支取工作;四是原产权单位联系方式已经变化,难以取得联系。


问题2


小区建造周期长 数据多口归集


缴存数据落实不到具体房号


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数据归集上也有难题。


丰台紫芳园一区是一个大型居住社区,10栋楼分三个阶段建成,从1997年持续到2007年。2018年,紫芳园一区的四栋高层住宅,即7号楼、8号楼、9号楼和10号楼,电梯运行超过15年,已经到了更新时限。经鉴定机构鉴定,这4栋楼的8部电梯符合更新条件。为确保住户乘梯安全,物业公司提出走应急通道,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这时候,问题来了。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归集政策2000年左右才开始正式实施,紫芳园一区由于建造周期横跨多个年代,其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也是多口归集,经查询,一大批缴存数据无法落实到具体房号上。


“缴存数据落实不到房号,就无法支取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物业负责人刘杰说,为了匹配数据,2019年,物业公司向业主发起了一次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原始票据收集,但由于小区近半数房屋进行过二次交易,许多业主手里并没有原始票据。至今,9号楼也就落实了50%的缴存数据,剩余三栋楼则不足70%,达不到提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条件。根据相关规定,缴存数据得落实到75%,方能提取维修金。而一栋楼2部电梯,光更新费用就需要50万元左右,也无法通过向业主筹集资金完成。


2019年,物业公司垫资对电梯的主控安全部件做了更新,尽量保证其安全运行,但住户依然反映,电梯运行噪音大,偶尔还有关人情况发生。记者到现场体验了一次,电梯上行时,人站在轿厢内就能听见轰轰的运行声。


问题3


续筹补建维修金难度大


补缴的积极性不高


实际上,紫芳园一区不光四栋高层楼栋的电梯急需更新,四个多层楼的门禁系统和消防系统也需要更换,也在等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而这四栋楼建于1997年,没有实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归集政策,还存在续筹的问题,而居民补缴的意识跟不上,积极性不高。


为推动房屋“养老金”的规范与顺利使用,4月22日,本市就《北京市深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就提出,对全市应交未交维修资金的各类住宅的产权单位及产权人,组织开展维修资金补建工作。商品住宅由业主作为补建主体,按照现行商品住宅缴存标准进行补建;售后公房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未转为商品住宅的售后公房,由售房单位作为补建主体,按照售房当年的缴存标准进行补建;一种是已转为商品住宅的售后公房,由业主按照现行商品住宅缴存标准进行补建。


北京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实建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357.39万户、分户账余额604.75亿元;累计办理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62.49亿元。


呼吁


简化维修资金支取程序


“在充分尊重住户意见、规范使用的基础上,能不能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支取程序进行适度简化?”在采访中,不止一方呼吁改革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方案。


北京市人大代表吴晓蕾,多年来持续关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问题,在今年的北京两会上也提出了《关于北京市住宅维修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改革的议案》。


“从效果上看,北京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归集和保值增值较好,但续筹、补建难度大,提取、使用程序繁琐、手续复杂,特别是售后公有住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续筹、补建和提取、使用均较为困难。”在吴晓蕾看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作为房屋的“养老金”,决定着居民的住用安全和生活品质,是关切民生的重要保障,从其设立的初衷来讲,就是为了“用”而“积”。只有在提取、使用资金时能够做到便利、快捷、高效,切实用于有需要的房屋,特别是老旧小区房屋的维修保护和更新改造,才能让百姓切身感受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充裕的重要性,进而支持并实现资金的续筹、补建,让资金真正成为“活水”。


吴晓蕾建议,应转化思路,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改“广积慎用”为“以用促积”,进一步简化维修资金、特别是房改房维修资金提取程序,扩大资金的用途,如将老楼加梯后的使用维保费纳入使用范围等。


中物联盟总经理黄传炜则建议,对于破产、改制、不能正常经营的单位,是否可以考虑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由业主委员会或业主委托的代管单位代表业主作为资金申请主体,从而避免出现无人申请的问题。


名词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俗称房屋“养老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



丰台紫芳园一区7号楼的电梯运行超过15年,已经到了更新时限。


(原标题:看得见却用不了 有数据却对不上号 房屋“养老金”申请难上难)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赵莹莹 文并摄


流程编辑:u025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发布人:dac5****    IP:61.145.8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