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个农民向记者表示:我今年快65岁了,但是我在社会上却收不到一分养老钱。想要活下去,就得种地。可是我现在又生病了,带病种田,可想而知有多么艰难。可是我不种地的话,就没有饭吃,如今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国家为什么没有给予帮助?
关于这个农民反映出来的问题,实际上很好理解。他在向国家要养老金,他在表达自己的不满,他觉得国家并不关心农民。这个抱怨真的值得人同情吗?这个人的养老真的需要国家来负担吗?
这并不能下定论,也并不能让别人站在他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老农并没有交农保。
没有交社保的话,国家就没有义务给他发放养老金。2009年的时候,国家就颁布了新农保的政策。为的是方便农村的人养老,人老了之后,肯定是没有办法像村庄里那样出去谋生的。在新农保没有颁布之前,生活在农村的人是没有养老金的,因为他们没有具体的职业。可是现在不同了,新农保的出现,就意味着农村的老人也有了生活的保障。
可是有些人并不认可新农保,对新农保有一定的偏见。有人觉得:“农村的人本身就没有上过什么学,对新农保有偏见也是正常的。”我们可以理解老人的思维,他们并没有接触到新事物。可是农村的年轻人,他们也不愿意去缴纳新农保。
这一点让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为什么连年轻人也不愿意去参加农保?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社保是什么东西,还是因为他们没有钱去购买社保?更或者是他们有能力赡养自己,不需要靠社会保障吗?这些都不是,多半是因为这几种心理。
一、他们不愿意用现在的钱去投资未来
在农村生活的朋友,并没有一定的危险预警性。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会看重当下,而不会注重未来。他们觉得只要把现在的生活过好,未来的事情就一定会得到解决。坚信一条真理:船到桥头自然直。所以投资未来这件事情,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做的。
有人觉得社保虽然好,但是想要拿到收益,得等到十几年之后。到时候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这个可说不准。所以他们不愿意把现在的钱投资出去,反倒愿意紧紧抓在手中,留着之后再用。
二、农村人对社保一知半解,并不懂得好处
开头那位农民今年65岁,而在2009年的时候,他仅仅只有54岁。按照当时的政策,这位农民是可以缴纳新农保的,只要补齐15年的社保就行。65岁的时候,完全可以拿钱了。但是这位老人不相信,他觉得一次交齐15年的钱,就是在浪费。
万一自己中途去世,钱就是国家的了,一分都得不到。这个想法真的挺让人震惊的!我国的社保缴纳是有一定的限额的,最低标准在100块钱,最高标准在3000块钱。就算你不缴纳3000块钱,拿100块钱出来也行呀。15年算下来,只要1500。
1500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为什么不参与呢?这又和当时的人的心理有关系。他们觉得每个月缴纳100块钱,能有什么意义?到最后领的钱也只比100块钱多一点,压根就没有必要去折腾。
总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家不愿意去缴纳新农保,多半是不了解新农保。或者说他们不愿意去为未来投资,只愿意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固然重要,可是我们也不能不为未来打算。未来变化多端,当下人并不能去预判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但是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管,不为我们的未来打算。因为未来的好坏和现在的决定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现在就打好未来的基础,那么未来不可能会变得很差。就从新农保来说,这是国家给农民的一项保障。避免农民的老年生活凄惨,为农民的利益着想。
如果有民众现在想去交农保的话,也是可以的。国家的政策比较活跃,并没有把年龄限制死。到时候只要补缴农保,也一样能够获得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