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任泽平曾发表看法,老龄化、少子化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面最大的灰犀牛。实际上,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科技的进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突出了,根据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有2.64亿人,可以说是全世界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会对养老体系和就业市场形成挑战。在日本,人口老龄化也是很严重,劳动力供应不足,许多大巴车司机、出租车司机,都是60岁左右的老人。老龄化也会对养老体系形成挑战,据有关机构统计,2020年开始,60后、70后的高龄劳动力退休之后,我国劳动人口将减少3500万人左右。
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为了减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问题,国家推出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在房屋建设领域推出适老化的改造,改造老旧小区,增加养老设施,大力推动建设养老院。部分地区的高龄老人还可以领到高龄补贴,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我国的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7连涨。
但是,伴随着人口形势的变化,仅仅提高养老金已经不能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了。社科院专家郑秉文介绍,延迟退休实施以后,养老金的“亏空期”将会从2035年延长到2042年。
从2017年到现在,新出生人口连续4年下降,2020年的新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达到历史新低。出生人口减少会导致未来劳动力供应不足,人口红利减少,未来缴纳养老金的人会变少,而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却在逐年增长,如何利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就显得很重要了。
但是我国有众多行业,劳动力分布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有一些建筑工人、家政工人等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者,如果延长退休年龄,很容易让他们的身体吃不消,有的人从事对健康有危害的行业,工作30年,已经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了消耗。
不过大家可以放心的是,目前国家推出的延迟退休不会搞“一刀切”,根据人社部在2021年6月30日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16个字的原则,“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所谓渐进式,是指延迟退休不会一下子从50岁延迟到60岁退休,而坚持一个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开展,所谓小步调整,根据专家金维刚的说法,延迟退休可能会每年延迟几个月或者每隔几个月延迟一个月的方式来开展。
也有专家认为,延迟退休可以首先将女性年龄延迟到和男性一致,再同步延迟到65岁退休。这种方式既考虑了女性的平均寿命更长,也考虑了退休年龄方面的公平问题。
延迟退休也会考虑职业分布,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者会安排更为自由的延迟退休时间,尽可能减少对他们身体的损害,而一些从事脑力工作的劳动者延迟退休可能会加快一点。现在许多老人退休之后会帮忙带孙子,或者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放松一下,所以延迟退休什么时候实施,许多70后、80后、90后都想知道,自己会不会受到延迟退休的影响。
60后、70后大概率会赶上延迟退休
按照人社部发布的规划来看,延迟退休2025年最早到来,最晚2035年之前也会正式实施。
如果按照2025年开始实施,1965年以后出生的人会受到影响。如果按照2035年开始实施,1975年以后出生的人会受到影响。所以60后、70后大概率会赶上延迟退休。
如果60后、70后是第1批赶上延迟退休的人,那么80后、90后、00后的退休时间也就确定下来了。退休时间不会像现在,最早50岁就可以退休,而是可能延迟到65岁。
对于即将进入退休年龄的人来说,就需要保护好身体,当延迟退休正式实施的时候,可以更好地适应。对80后、90后来说,距离退休的时间还长,80后退休的时候,大概率已经延迟退休年龄了。
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到那个时候,相应的福利制度已经建立起来,退休时间越晚,工作时间越长,能领到的退休金也越多。
延迟退休已经被官方明确,60后和70后可能是第1批受延迟退休政策影响的人。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延迟退休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一旦实施了,相应的就业保障和养老保障措施会到来,比如一些岗位放宽对年龄的限制、工龄延长后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待遇提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