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北大教授:提高农民养老金,让这一代农民体面地度过晚年
2021-09-03 15:15  浏览:153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村长晓佳一】图文记录乡村生活,书写“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焦点!敬请点击关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目前,我国总人口超过14亿,60岁以上的人口逐年递增,已经超过了26.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8.7%,人口老龄化逐渐加深;而农村作为老龄化更严重的地带,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将近24%,平均4个人口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人,农村养老问题遭遇极大挑战。




而未来,随着城镇化不断加剧,生育观念难以调转等影响,农村也许几乎只剩下老人,两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将成为现实,这些老人该如何养老,靠谁养老?


在农村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但是这一观念早就被现实打破,如今农村老人面临着很大的养老问题。


首先,青壮年开始进城,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家里老人通常会由留守的妇女照顾,但是要知道,儿媳与婆婆是天然的死对头,能够真心赡养公婆的少之又少,甚至有些而连老人每个月仅有的一百多块钱的养老钱也要贪墨,许多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晚年活得没有一点人样,因而在农村每年老人的自杀率都不低,所以养儿防老就失效了,只有女儿还会不时的照顾老人。




其次,从09年开始,农民养老金开始发放,这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然而高兴未免太早,最初每月基础养老金仅有55元钱,就是到现在每月不过93元钱,虽然各地方不同标准,除了上海的1200元和北京的850元,其余地方想要有200块都达不到。在现在的社会,一两百块钱一个月能干啥?很难想象一百多块钱怎么用一个月,也许一天一餐,不生病不去医院。


因而面对农村养老难的情况,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刘双林在精准扶贫时发布过一篇文章提到,目前农村老人养老金发放很少,远不足于维持基本的生活。他认为,政府强调精准扶贫,60岁以上的农民是最精准的贫困人群之一。应该增加农民养老金发放,让这一代农民体面地度过晚年。


他经过调查发现,过度依赖家庭的养老体系越来越难以维系。正如前文所述,养儿防老已经过时了,城镇化发展致使儿孙常年不在家难以尽孝为一方面,更多的还是子女没有能力赡养养老,在买房子需要上下三代来6个钱包都掏空还要还贷款的情况下,农村老人没有棺材本,子女自己生活都过不去,更何况赡养父母?




所以他提议,现在的农村老人应该由社会赡养,并给出了三个理由:第一、现在的老人,年轻时正处于中国的艰难困苦年代,在农村吃尽了苦;


第二、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使得大量农业剩余(公粮、一购,二购,“忠字粮”,“战备粮”等)被用于城市化、工业化建设,使得城市居民受益,而农民则是吃亏的一方;第三、老一辈农民没有迁徙的自由。


对这些上了岁数的农民加大养老金投入,缩小城乡养老压力,养老金上涨势在必行。目前,城镇职工养老金人均3000多块钱每月,而农村仅有不到200块钱,如此两极分化的养老待遇让养老金失衡。




所以教授的建议并不是没有道理,我们生而为人应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老一辈农民的努力和贡献程度并不比老一辈工人差,甚至农民的贡献往往多于城镇居民,但是现在老了,同时期的人享受着两三千的养老金,这一代农村老人仅有一两百。


家庭养老缺失、农民养老金低下,如何让这一代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老农民体面地度过晚年?就如北大教授刘双林所说,唯有增加农民养老金发放!你同意吗?


发布人:e72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