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为自己的积蓄养老13年,我后悔了,那些没有孩子的老人,结局如何
2021-05-26 16:23  浏览:56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为自己的积蓄养老13年,我后悔了」,那些没有孩子的老人,结局如何?


一些人说,中国的生育问题尚未解决(二胎),死亡问题再次出现(养老)。


根据统计,现阶段中国有2.6亿老年人口,预计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30%。




我国的养老制度还不够完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不断受到冲击,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孩子在外地或在国外生活越来越常见,两代人分居两地,或者是婆媳矛盾等等,很难让老人的晚年始终与年轻人同住在一起。


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压力很大的,结婚生子那几年,如果老人不愿意帮忙的话,那么夫妻俩至少要有一个回归家庭,两个人挣钱变一人挣钱,几年下来,家庭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




事实上,老人觉得“孩子靠不住,晚年还要靠自己”,也可以说得过去,毕竟,多为自己考虑,多为自己考虑,是老人应该拥有的智慧和方法。


可是要是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年头,老人本来也退休了,也没什么事做,还不愿意帮忙的话,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照看月,带孩子,也是和儿子儿媳的情分。




人们总是说,做的再多,结果还是不一样,老了也不是没人管。


事实上,说话的人,过于低估人的感受,高估了金钱的作用。


钱固然重要,但是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比一个孤单的人面对四面墙,要好得多,更何况生病住院时,也不能指望有一个孩子。


说到最后,一个人晚年过得好不好,与他年轻时积累的福报是分不开的。


我们所说的风水轮流转,就是在儿媳妇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要落井下石,要说“你不要指望我,我老了也不靠你”,毕竟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以后是否真的不需要依靠孩子。


下面,一起来看看一位70岁老人哭着说:“存了13年的钱,老无所依。”


没有孩子的老人们,会后悔吗?现在他们的结局,也许比当初想象的要凄凉得多。


一个老人的自诉:“我为自己的积蓄养老13年而懊悔”


李姨,今年70岁,可以说是一个人人羡慕的老人。


年青时就经常出国旅行,经济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儿子在外地成家,儿媳妇坐月子,带孩子,全靠自己的亲生母亲,李姨两口人从不插手,可以说连孙子也没有抱过。


她害怕抱之后儿媳妇赖她,所以即使来儿子家,也会说自己腰疼,不能带娃。


但是在经济上,多多少少也还是多给了儿媳一些支持,因为这点,儿媳对她并没有怨言,却也没有什么好感,扬言以后不能再养儿媳,但也不会阻止儿子。


家人也不是没商量过要不要养老的事,李姨也曾挑明和儿子媳妇说,以后两口人要去养老院。所以退休后还做了养老投资储蓄。




时间一晃而过了13年,去年,李姨的老伴病倒了,李姨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打电话让儿子回来,儿子碰巧到国外出差,她战战兢兢地给儿媳打了电话,没想到遭到拒绝。


所以她只能请护工,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孙子对她也没有什么感情,看着身边病床上的孙子陪着,这里只有孤零零的两个人,李姨心里不是滋味。


老伙伴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他对李姨说:“等我走了,你是否独自一人去养老院?不然,就把积蓄全给儿子,让他养活你。


李姨含泪摇了摇头,她知道媳妇的月子仇是过不去的,而且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她怕生出矛盾,与孙子没有感情基础,硬挤在一起住,尴尬。


“孩子大了,他们的家,不是我们的家,不用挤在一起,”李姨说。您放心,如果不在疗养院住,我会早一点来找您的。”




老两口说着,紧紧地抱着,以泪洗面。


必须说,李姨两口人的感情还不错,但生活在一起,谁也想不到老伴会陪我们走到最后,生个孩子,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希望嘛。


可子成家了,他也不再孤身一人了,与儿子小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不好,自己的晚年也陷入了窘境。


李姨说:“本以为有钱可以保住晚年,但我错了,存了13年的钱养老,才发现钱的用处不大。”


要是那时我多为他们考虑些,帮着照顾儿媳妇,带孙子,也许今天也不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最后才明白中国父母,为什么要为孩子付出一生


一个朋友的父母,在他刚结婚买房子时,老两口把全部积蓄都存起来了。之后小孩买车,生娃,只要小孩有需要钱的地方,只要两个老人手里有钱,他们就会毫无保留的给。




过了些日子,孩子出世了,父母过来帮忙带,婆媳矛盾不断,但老人还是忍耐,媳妇也懂得反省,两代人慢慢找到了适合对方的生活节奏,夫妻俩一起工作,小家庭经济也蒸蒸日上。


那为什么你父母会这么傻?手上一点钱都不会留下?他点头。


你父母来这里是没有理由的,不会不习惯吧?他说当然习惯了,但是老人还是把孩子放在首位,照顾孩子,每天家里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也没有空伤春悲秋。


父母当然不会无条件地帮助孩子。正如我的这个朋友一样,当他们遇到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五十几岁的父母都会挺身而出,出钱出力。


不但实现了家庭经济的最大化,而且使小家庭的生活迅速步入正轨;另一方面不仅培养了婆媳感情,相处多年的孙子也特别爱爷爷奶奶。




儿童之争,父母无私;父母之大,胜于小九九心;儿子、儿媳懂得尊敬老人,懂得感恩;两代人一家亲,合作融洽,其实是得益于三代人。


父母亲和孩子,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其实是无法割舍的,无论老人帮不帮带孩子,儿子不能陪在老人身边尽孝,与老人多一点相处的那种愧疚、自责是有的。


大多数老人,也都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享受含糊其辞的快乐。


老人家帮着带孙子,让儿媳回到工作岗位上,其实不仅能保证小家庭的经济,更能给三代人一个相处的机会。或许这段时间就是这么多年,但其中的恩爱与情谊基础,足以保证老人的晚年由儿子儿媳精心安排与照料。


自然,这个计划并不适合每个人,但却是当今社会最普遍的家庭模式,是在父母的帮助下,使小家庭经济最大化的途径之一,孩子们在身边,不会对工作产生影响,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婆媳矛盾不过是小事。


虽然这一过程可能有些痛苦,但是结果会比较令人满意。钱很重要,但是子孙后代才是晚年的精神支柱和得力助手,你说对吗?




发布人:3fe3****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