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的积蓄养老13年,我后悔了」,那些没有孩子的老人,结局如何?
一些人说,中国的生育问题尚未解决(二胎),死亡问题再次出现(养老)。
根据统计,现阶段中国有2.6亿老年人口,预计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30%。
我国的养老制度还不够完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不断受到冲击,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孩子在外地或在国外生活越来越常见,两代人分居两地,或者是婆媳矛盾等等,很难让老人的晚年始终与年轻人同住在一起。
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压力很大的,结婚生子那几年,如果老人不愿意帮忙的话,那么夫妻俩至少要有一个回归家庭,两个人挣钱变一人挣钱,几年下来,家庭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
事实上,老人觉得“孩子靠不住,晚年还要靠自己”,也可以说得过去,毕竟,多为自己考虑,多为自己考虑,是老人应该拥有的智慧和方法。
可是要是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年头,老人本来也退休了,也没什么事做,还不愿意帮忙的话,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照看月,带孩子,也是和儿子儿媳的情分。
人们总是说,做的再多,结果还是不一样,老了也不是没人管。
事实上,说话的人,过于低估人的感受,高估了金钱的作用。
钱固然重要,但是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比一个孤单的人面对四面墙,要好得多,更何况生病住院时,也不能指望有一个孩子。
说到最后,一个人晚年过得好不好,与他年轻时积累的福报是分不开的。
我们所说的风水轮流转,就是在儿媳妇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要落井下石,要说“你不要指望我,我老了也不靠你”,毕竟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以后是否真的不需要依靠孩子。
下面,一起来看看一位70岁老人哭着说:“存了13年的钱,老无所依。”
没有孩子的老人们,会后悔吗?现在他们的结局,也许比当初想象的要凄凉得多。
一个老人的自诉:“我为自己的积蓄养老13年而懊悔”
李姨,今年70岁,可以说是一个人人羡慕的老人。
年青时就经常出国旅行,经济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儿子在外地成家,儿媳妇坐月子,带孩子,全靠自己的亲生母亲,李姨两口人从不插手,可以说连孙子也没有抱过。
她害怕抱之后儿媳妇赖她,所以即使来儿子家,也会说自己腰疼,不能带娃。
但是在经济上,多多少少也还是多给了儿媳一些支持,因为这点,儿媳对她并没有怨言,却也没有什么好感,扬言以后不能再养儿媳,但也不会阻止儿子。
家人也不是没商量过要不要养老的事,李姨也曾挑明和儿子媳妇说,以后两口人要去养老院。所以退休后还做了养老投资储蓄。
时间一晃而过了13年,去年,李姨的老伴病倒了,李姨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打电话让儿子回来,儿子碰巧到国外出差,她战战兢兢地给儿媳打了电话,没想到遭到拒绝。
所以她只能请护工,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孙子对她也没有什么感情,看着身边病床上的孙子陪着,这里只有孤零零的两个人,李姨心里不是滋味。
老伙伴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他对李姨说:“等我走了,你是否独自一人去养老院?不然,就把积蓄全给儿子,让他养活你。
李姨含泪摇了摇头,她知道媳妇的月子仇是过不去的,而且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她怕生出矛盾,与孙子没有感情基础,硬挤在一起住,尴尬。
“孩子大了,他们的家,不是我们的家,不用挤在一起,”李姨说。您放心,如果不在疗养院住,我会早一点来找您的。”
老两口说着,紧紧地抱着,以泪洗面。
必须说,李姨两口人的感情还不错,但生活在一起,谁也想不到老伴会陪我们走到最后,生个孩子,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希望嘛。
可子成家了,他也不再孤身一人了,与儿子小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不好,自己的晚年也陷入了窘境。
李姨说:“本以为有钱可以保住晚年,但我错了,存了13年的钱养老,才发现钱的用处不大。”
要是那时我多为他们考虑些,帮着照顾儿媳妇,带孙子,也许今天也不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最后才明白中国父母,为什么要为孩子付出一生
一个朋友的父母,在他刚结婚买房子时,老两口把全部积蓄都存起来了。之后小孩买车,生娃,只要小孩有需要钱的地方,只要两个老人手里有钱,他们就会毫无保留的给。
过了些日子,孩子出世了,父母过来帮忙带,婆媳矛盾不断,但老人还是忍耐,媳妇也懂得反省,两代人慢慢找到了适合对方的生活节奏,夫妻俩一起工作,小家庭经济也蒸蒸日上。
那为什么你父母会这么傻?手上一点钱都不会留下?他点头。
你父母来这里是没有理由的,不会不习惯吧?他说当然习惯了,但是老人还是把孩子放在首位,照顾孩子,每天家里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也没有空伤春悲秋。
父母当然不会无条件地帮助孩子。正如我的这个朋友一样,当他们遇到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五十几岁的父母都会挺身而出,出钱出力。
不但实现了家庭经济的最大化,而且使小家庭的生活迅速步入正轨;另一方面不仅培养了婆媳感情,相处多年的孙子也特别爱爷爷奶奶。
儿童之争,父母无私;父母之大,胜于小九九心;儿子、儿媳懂得尊敬老人,懂得感恩;两代人一家亲,合作融洽,其实是得益于三代人。
父母亲和孩子,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其实是无法割舍的,无论老人帮不帮带孩子,儿子不能陪在老人身边尽孝,与老人多一点相处的那种愧疚、自责是有的。
大多数老人,也都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享受含糊其辞的快乐。
老人家帮着带孙子,让儿媳回到工作岗位上,其实不仅能保证小家庭的经济,更能给三代人一个相处的机会。或许这段时间就是这么多年,但其中的恩爱与情谊基础,足以保证老人的晚年由儿子儿媳精心安排与照料。
自然,这个计划并不适合每个人,但却是当今社会最普遍的家庭模式,是在父母的帮助下,使小家庭经济最大化的途径之一,孩子们在身边,不会对工作产生影响,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婆媳矛盾不过是小事。
虽然这一过程可能有些痛苦,但是结果会比较令人满意。钱很重要,但是子孙后代才是晚年的精神支柱和得力助手,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