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48岁“老人”一直问儿子要钱养老,以上法院威胁,儿子一怒消失!
2020-10-11 20:18  浏览:139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古往今来,百善孝为先,即使再坏的坏蛋,对自己的父母也难免会存有孝心,水浒传里坏人被杀前向好汉求情往往都是“我家有老娘要奉养”。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发生改变,甚至会有一部分养儿不为养老的思想渐渐发展起来。

但这部分养儿不为防老的思想还占极少数,大部分人还是指望孩子养老的。虽然说指望孩子养老,但事实上这个养老的年龄却是非常非常的晚,一般都到父母真的没有自理能力才能真正的指望儿女。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都在啃老。而朋友小林却不同,小林还不到三十岁,已经养父亲10年了,而父亲要求他一直养老,父亲的年龄还不到五十岁。

01

小林母亲在她幼年时去世,父亲带着她和奶奶生活,父亲一直不正经做事,东一榔头西一斧头的,赚不到啥钱,重活不想干,巧活没技术。种农田都不想种,大部分活都是奶奶在做。这日子穷得,可想而知。

小林上学成绩中上,本来是有希望上高中考学的,但是家庭情况如此,高二毕业就辍学打工了。


小林懂事,赚的钱都寄回家给奶奶,自从小林赚钱寄回家,父亲连个零工也不去了,就在家里抽烟喝酒打小牌。

后来奶奶告诉小林不要全都寄回家,要自己存着,小林知道了父亲的行为,就开始只寄回家一小部分,大部分自己存着。

父亲不愿意了,说养大了小林,需要小林养老,必须每月单独给他养老费。小林生气,但念在一家三口多年相依为命的感情上,还是同意了父亲的要求,毕竟一个小伙子赚的钱自己省吃俭用的花不了多少。

但马上到了要找对象的年龄了,家里住的还是多年前破烂房子,父亲又是有名的大懒人,哪会有人给小林介绍对象。

小林从心里就对回家相亲死了心。

02

小林却没有遗传父亲的性格,倒是随了奶奶,勤劳踏实,很得老板喜欢。小林打工的地方是个小工厂,老板有个女儿,刚和小林年纪相当,老板没有儿子,有心让小林做上门女婿。

小林倒是觉得老板家女儿也不错,只是心里对当上门女婿有点过不去,毕竟家里还有奶奶和父亲。

但如果不同意,又觉得机会难得,以他的条件估计除了做上门女婿,只能打光棍了。

他和父亲一商量,父亲反对,这一上门,以后不是绝后了吗?还说,我这辈子再不争气,我好歹还能传宗接代,你竟然要去做上门女婿!


就这样这门亲事黄了。小林虽然很看不过父亲,但父亲毕竟还是父亲,父亲的话还是有相当份量。

后来奶奶过世了,家里剩下父亲一个人,也才四十多岁而已。小林说“爸,你和我一起外出打工吧!”

谁料父亲勃然大怒:“我辛苦把你拉扯这么大,当爹又当娘的,咋的,你连生活费都不想给我了?”

后来小林有意不给他寄钱,结果春节回来,一大堆人堵着门找小林要债,原来父亲一年都靠借债度日。人家知道他有儿子在赚钱,所以也就借给了他。

小林还完债务,顺便警告一下大家:“以后谁再借给我爸钱,别再找我要债,我不会认的。”

03

结果小林出去打工没多久,就接到电话让他赶回家,老爹生病了。

回家一看,老爹好好的在打牌,只是没有钱花了,把他骗回来要钱。小林扭头就走。他爸气急败坏:“不孝子,你等着法院找你,我要去告你!”

说告,也没告,他爸倒是开始做零工了,自己养自己。这样过了几年,小林以为他爸已经改正了懒惰的坏毛病。

小林在外谈了一个女朋友,姑娘也是苦命人,父母双亡,两个人相依为命。

两个人回老家结婚,他爸很开心,却一分钱也没有拿出来。

都 是小林自己的积蓄办的婚礼。


婚后,他爸觉得儿子成家了,也有了儿媳,又要求以后每月必给生活费,否则等着法院传票吧!

这时候,他爸才48岁,身体强壮得很。

小林看着家里破旧的房子,新嫁给他的老婆,想着怎么样才能让生活过得更好,而这个老爸却只顾自己偷懒享受。这样的父亲,如果从五十岁开始给他养老,他如果活到一百岁不是要养他50年吗?何况现在他才48岁。

小林小夫妻打工,以后还要养娃,现在家里啥也没有,未来在哪里?小林没办法,决定带着媳妇一去不回。

那天他爸起床,不见了儿子媳妇,却意外发现了在桌子上留下一大叠钱,一数足足一万块。


他高兴得什么似的,突然,又发现了儿子留下的书信,意思是永远不回来了。他坐在地上绝望的哭起来了。

04

有句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真是大错特错。从客观来说,父母生子只是自然规律,并非所有的父母都爱孩子。

小林的父亲这种人并非世间独有,这样极端自私的父亲我见过就有不少,以前我家有个邻居,老了儿女都不愿意养他,却并没有邻居说儿女不孝反倒说他活该。

原来在孩子小时候,食物紧缺,他吃独食,啥好的,都自己先吃饱吃够,再给老婆孩子将就吃点,老婆也打不过他,也没有法。

人们都说,老年的不幸是他该得的报应。我们古代传统讲究以德报怨,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即使现在啃老现象更为严重和普遍的现代,依然存在相当一部分恨不得把儿女们吸干的父母,他们养孩子如同养猪,歪三扭四没饿死养大,就一心的想要回报了。

而很多生在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从小被洗脑,即使如何的不被宠爱反倒愿意一心的回报家庭。

《欢乐颂》里的范胜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大城市里吃苦受累,所挣的一切都被母亲吸走贴补哥哥。而她虽然一次次伤心的不想再管家里,却又做不到狠心拒绝,以致自己过得狼狈不堪。

《安家》里房似锦的妈妈更是吸血父母的典型,为了要钱,不惜败坏女儿的形象。女儿的幸福前途在她眼里什么都不是,惟有钱,对她来说,房似锦存在的意义就是一个提款机。


固然,父母不管如何总算养大了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如果只是一味的“啃小”,只盯着孩子的钱,再孝顺的孩子也会醒悟。

在不老还能干的时候就榨干了孩子能够付出的底钱,到了真正的晚年如何能够得到孩子的爱与周到的照顾呢?

05

啃老不对,啃小也不对,在如今年轻人的生活也是非常难压力很大的时候,如果父母没有能力帮忙,起码自己也要尽量自食其力,不给孩子添麻烦。像小林的父亲那样不到五十就想全靠儿子养着,自己养儿子才18年,让儿子养兴许能养50年!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呢?

如果身体条件差,都可以理解,一个健康的五十岁左右的人靠儿子养怎么都说不过去。也难怪儿子忍无可忍离家而去。

我认为两代人之间应该保持相对独立又彼此相帮相爱:

1:老人身体还允许能够自食其力时,应该尽可能的不拖累孩子,不能想我把你养大了你就得回报如何如何,固然孩子应该回报,但一旦老人存了这个心对孩子的回报不知足,势必就会造成各种矛盾。而孩子却不能不表示孝心,有些真正不孝的孩子也是让老人寒心。

2:老人真正的需要照顾时儿女应该尽心尽力的照顾,但前提是你也得得到儿女的尊重与爱,如果如同小林父亲作天作地,把孩子的尊敬与爱早已消弭殆尽,怎么可能有幸福的晚年呢。

3:不管是啃老还是啃小,被啃的那一方都应该觉醒,拒绝被啃,不被道德绑架,才可能有独立的幸福的人生,不然一生被啃,本来人生就艰难,还何谈幸福!

感谢阅读!

图来自网络侵删


发布人:f9d3****    IP:139.201.5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