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地区发展,农村地区的人口大量外流。现在农村基本成了空心村,留下的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相比妇女和孩子,老人生活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需要操持家里大小事情,要劳心劳力;二是身体上会存在各种问题,要去看病就医。
农村地区老人由于学历低,年轻的时候做的都是体力工作,有些病痛上了年纪就会体现出来。城市地区老了有退休养老金,而农村老人只能依靠子女养老,生活窘迫。因此相关部门针对六十岁以上农村老人提供了四大生活保障补贴,切实保障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补贴不是每个老人都有,而需要按照当地申请条件申请。
一是基础养老金
针对农村老人没有退休养老金问题,相关部门设计了基础养老金。不同地区金额会存在差异,一般单月会在100-200之间,能保障农村老人日常花销。虽然单月补贴金额不是很高,但基本的花销能保障,看病有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如果站在全国角度看,单月补贴100-200就是很大财政支出,基础养老金是农村老人养老的托底保障。
二是高龄补贴
针对农村不同年龄层次老人会有不同的补贴金额,高龄补贴针对的是70-90岁老人。高龄补贴金额是阶梯式的,年龄越大能领到的补贴金额就越高。其设计的基本逻辑是年纪增长,病痛就会越多,从而看病需要支出的钱就越多。不同地区高龄补贴金额会存在差异,具体可参考当地标准。高龄补贴的设计非常人性化,体现了相关部门真正站在了老百姓角度问题。
三是五保户津贴
五保户津贴主要针对没有子女的老人,没有子女就意味着无人赡养。不同地区的五保户津贴会存在差异,但总体来看一年能有几千块,满足老人日常生活没有问题。如果符合五保户相关标准的,可以向当地村委咨询申请问题。在现在农村地区,光棍数量逐年增长,也就意味着未来五保户数量会大幅度上涨,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四是失地养老补贴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村地区土地被征收的问题越来越频繁。针对失去土地的老人相关部门同样有补贴措施,失去土地越多补贴金额会越大。失去土地的农民就如鸟没了翱翔的翅膀,上了年纪后就会失去种地经济来源。只要符合相关标准,就能申请,具体金额不同地区会存在差异,但会和失去土地的量挂钩。
以上四种补贴是针对农村老人的保障,只要符合相关规定,按照程序申请,就能发放,能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正是有了这些补贴,农民生活才能无忧无虑,幸福指数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