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老人搬出养老院后感叹:生儿生女真的不同,这个坑很多人正陷进去
2020-10-11 17:05  浏览:54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中国古代作为典型的父系社会,奉行的是“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这样的思想一直持续了上千年。时间追溯到现在,虽然奉行男女平等,但还有很多生活在偏远地区的老人坚持着男尊女卑的说法。在他们心中,养儿防老,但养女儿以后一定会嫁出家门,不能孝敬自己,所以对儿子和女儿的态度也有非常大的区别。


李大爷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中,李大爷与妻子共育有一子一女。对李大爷来说,他认定儿子之后会好好孝敬自己,但女儿只会变成“别人家的媳妇”。所以从小到大,他都对儿子格外偏爱,不仅把好吃的、好玩的全给儿子,就算是儿子和女儿一起犯了错,他都只会责怪儿子,并不责怪女儿。

长久以来,李大爷的儿子逐渐养成了骄纵的性格,平时不务正业,不好好学习,仗着父亲不会责怪自己而胡作非为,毕业后随便找了份工作就开始催着父亲给自己找媳妇,反而女儿的学习一直不错。即使这样,李大爷也一直坚持自己平时对儿子那样好,儿子定不会亏待自己。


谁知早些年,李大爷的妻子去世后,儿子嘴上说着“害怕老人孤单”,转头就将老人送进了养老院,从此不闻不问,明摆着不愿意照顾老人。李大爷在养老院过得并不开心,人生到老竟还是吃不好睡不好,他天天盼望着儿子来看望自己,儿子却从来没有来过。

儿子没来,反而是李大爷出门工作的女儿回家看望了李大爷,看着父亲住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二话不说就将年迈的父亲从敬老院里接到了自己家里,从此悉心照料,从来没有抱怨过。


李大爷这才醒悟过来,对女儿不计前嫌对自己尽孝感动不已,他向女儿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不该对男女抱有偏见,希望女儿可以原谅自己。李大爷的女儿虽然不计前嫌,但从小到大,在女儿柔软的心里对于父亲如此偏心一定会有委屈和不满。

李大爷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个例,中国还有非常多住在养老院却儿女双全的老人。究极原因,很多都是年轻时重男轻女,儿子骄纵,女儿被伤了心,老人只能在养老院中度日。足以可见,这样重男轻女的做法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亲子关系,严重时就会出现“老无所依”的情况。


而且,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被宠着的男孩子来说,被父母一直惯着总会被惯出骄纵的毛病。孩子在家里被父母保护得好,但进入社会后没有人再保护自己,就会无法适应工作、适应社会。

而被父母从小不管不顾的女儿,在家里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缺乏安全感,也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孩子的性格、自信心,严重者还会出现心理问题。可见,父母的差别对待对两个孩子都会有不小的影响。


家里又有男孩又有女儿的家庭该如何对待两个孩子?

一、公平对待,履行平均主义

多数儿子和女儿相处融洽的家庭,总少不了家长的“平均主义”。也就是给两个孩子同等的爱,不要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例如,买东西买双份,一件事同时征求两个孩子的看法,给两个孩子的条件相同。这些本该是家长应该做到的,也是让孩子不要产生扭曲错误的性格而一定要奉行的主义之一。

二、给孩子从小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孩子来说,一生中的三观会受到父母很大的影响,而父母从小重男轻女、厚此薄彼的行为无疑会改变孩子的价值观。虽然孩子从小到长大成人总能明白父母的用意,也不乏有李大爷的女儿一样孝顺的女孩子。


但李大爷的儿子却被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认为父亲母亲就应该一直惯着自己、为自己做事,心中并没有“孝顺”的概念,所以,价值观错误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家长从小就该教导孩子男女平等、孝顺父母等正确的价值观与传统美德,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如今社会倡导男女平等,男性能做的工作女性同样可以做,女性已经不像旧社会那样,只能作为家庭主妇相夫教子,社会上俨然已有属于独立女性的一片天地。所以,家长也该适时改变自己的想法,儿子女儿都是亲骨肉,理应公平对待,同样的,儿子和女儿受到正确的教育也会成为孝顺的人,让老人“老有所养”。


发布人:f20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