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过于真实!这届独生子女有多难?年纪最大的独生子女已经40岁了
2020-10-11 16:26  浏览:133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有人说:“未来年轻人继承多套家里的房子后,购房动力会大大减少。”

你知道这届独生子女有多难吗?

你是独生子女吗?你家是独生子女吗?

独生子女可以继承父母的全部房产吗?

答案是不一定。

有钱人争遗产和普通人继承房子,话说赌王从重病到去世,17个子女争家产的这些瓜让我们吃不停,豪门遗产大戏比TVB的剧情更精彩,普通人也就过过眼瘾,大部分人应该不会有这样的烦恼。


很多人是80后、90后、00后的独生子女,大家可能会想:爸妈就我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财产不给我,难道还要留给外人?

这里就说到“房产继承”上可能会出的岔子。

以现在的继承法,独生子女有可能不能全部继承父母的房产。

独生子女≠唯一继承人


举个例子来看,比如小王是独生子女,父亲老王几年前去世了,母亲也去世了,他想把父母的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但他拿着房产证和父母的死亡证明等去过户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居然不能继承父母的全部房产,因为父亲过世的时候,奶奶还在世,他有权继承儿子老王的部分房产,根据继承法:配偶、子女和父母是第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父亲老王在去世前没有立下遗嘱,所以老王房子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应该归小王、小王的奶奶和小王的母亲共同所有,如果奶奶还健在,小王能够分到父母房产的5/6。


如果奶奶去世,小王还有一个大伯和一个姑姑,奶奶从老王那里继承来的1/6房产,还要按照继承顺序分给大伯、姑姑和小王,最终小王没能拿到父母的全部房产,而是大伯和姑姑各自分到1/18,如果父母的这套房子是180万的话,小王最终继承160万的房产。


所以作为独生子女,虽然家里没有皇位要继承,但还有房子要继承的,独生子女的父母最好在生前办理遗嘱,并且做个公证,这样万一人不在了,才能让孩子继承自己的全部房产,避免陷入遗产的纠纷。各种新闻里,也报道过一些案例,比如父母刚去世,奶奶带着叔叔上门争房产,大家见过这种情况吗?


除了担心房子的问题,还有就是压垮独生子女的大山了。

未来10年20年后独生子女给父母养老,压力大?

我国从1980年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现在年纪最大的独生子女已经40岁了,大部分独生子女已经过了可以任性的年龄,已经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果你是80后的独生子女,现在已经面对父母养老的压力了,如果你是90年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10年以后也要面对如何给父母养老的问题,独生子女结婚后,大多是421家庭。

如果你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需要同时赡养四位老人,这个压力就太大了,父母渐老、孩子还小、房价还高,光是在大城市有个刚需房,就已经耗尽了两代人的力气。


父母不在身边,万一身体有点问题该怎么办?于是对于大城市的独生子女来说,孝顺就成了一种奢侈品,一个独子照顾两位生病的老人,光从背影就能感受到无助和心酸。


父母生病,陪伴是孝顺,但还要出门赚钱养家,这是独生子女想要的是依靠,但周围都是依靠自己的人。更扎心的是社会是折叠的,一方面是上亿的独生子女要赡养父母压力非常大,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年轻人没有多少存款,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之前发布了《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年轻人月均存款只有1339元,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现在年轻人不爱存钱了吗?你以为这种存款是在挑战底线,但转眼新数据又在打脸,2019年月均存款降到了1052元,今年很多人收入减少或者被动失业,还可能会迎来三连降。


为什么年轻人的存款降低?

甚至还有人放弃了储蓄?真的只是掉进了商家的消费主义陷阱吗?

答案是否定的。

60%以上的人表示自己的钱不够花,钱不够花的原因是货币贬值,工资涨幅比较慢,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53604元,一个月下来也就4000多,收入不高,物价上涨,花钱的地方多,存款自然就变少了,很多人自嘲是“新穷人”。


也有很多人说父母养老可以靠退休金,但养老金现状严峻,而且大部分的农村老人养老金非常低,我们的养老金体系是年轻人交钱,现在的老年人去领退休金,理想的状况是年轻人交的钱≥老年人的养老金支出,但现在人口老龄化,新生儿出生率降低,肉眼可见的是以后交养老金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少,反而等着领养老金的老人却越来越多,去年社科院就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算养老金在2035年或将耗尽,所以单纯指望养老金并不现实,而且父母养老最大的难题,不是日常生活费而是潜在的医药费支出。提高家庭抗风险能力需要尽早未雨绸缪。


回归到房产,其实有些现实问题不可避免,我们只能摆正心态继续前行,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措手不及,尤其是在刚需购房以及父母养老问题上。

尽管压力已成生活的常态,不同时代的年轻人也肩负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但时代更替,年龄不能永驻,最终为家人和自己生活更好所做出的努力,亦是人生宝藏。



发布人:16aa****    IP:183.195.6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