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展现了三位临近奔三女性的生活,引发了一场80后关于何为“而立”,如何“而立”的讨论。
作为一名销售精英,“沪漂”王曼妮在临近三十岁的时候面临职场晋升期最严酷的考验,同时也因为现实经济条件在感情道路上跌跌撞撞。
顾佳作为中产阶级的一名家庭主妇,一边努力为儿子可以进私立幼儿园贷款买房,一边要为烟花公司经营情况,家里经济收入上下奔波。
钟晓芹是三位主角中最安稳又平淡的一位,尽管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上海住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立”的理想却与现实情况发生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也许在现实中三十岁只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三十岁的生活只是又一次的和生活的斗争。
2020年,作为最后一批的80后,也已经步入了应该“三十而立”的年纪,成为家庭社会的中流砥柱,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期盼,而80后却对于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压力。
“三十而立”究竟是“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呢?面对教育、医疗、房子这“三座大山”,女性的三十“而立”又该何去何从呢?
01
孟母三迁要量力而行
教育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对于一个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教育更是一个家庭的主要话题。
女性在生育方面比男性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与孩子的联系更加紧密,即使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但是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女性为家庭付出的精力依然要超出男性。
因此孩子的教育问题往往是女性在怀孕期间就开始思考和担忧的。从育胎到出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妈妈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每一个环节都毫无差错地拥有到最好的教育。
就如《三十而已》的顾佳,为了能让儿子上到最好的私立小学,和丈夫狠狠心贷款买下了学区房,放弃工作努力跻身“太太圈”,费尽心思讨好王太太。从巨额学区房到高价辅导班,其实在现实中父母为子女教育疯狂投资的新闻层出不穷。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现如今的中国家庭,教育费用已经成为一个三口之家最大的支出,是80后夫妻身上最沉重的重担。我不能否认“教育热”现象的背后是父母对孩子最浓的爱意,但是如果强行将无法承担的教育负担强加在自己身上,是否真的都能看到如意的结果?
其实家庭的压力对于每一个家庭的成员都是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的,甚至不用通过太多语言上的交流。孩子们虽然年纪不大,但未必不会感受到整个家庭对自己教育的付出,只是可能他们更多的选择将这种压力埋藏在心底里。
在这样的学习负担之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是否真的会突飞猛进尚未可知,但是心理压力是会一直陪伴孩子十几年,童年的丧失以及过分的压抑,难免给孩子留下一些心理创伤。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
只是这其中的“深远”,还是需要妈妈们根据自己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条件去理性考量。
首先,“揠苗”不一定助长,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其次,究竟何为“深”,何为“远”?学生时代只有十几年,人生却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教育不是百米冲刺而且一场漫长马拉松,教育之“深远”应该是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最后,家庭教育也应该增加父亲的作用。
妈妈不是超人,如果独自在孩子教育的“泥潭”中挣扎前行,就很难实现自己后半生的“立”了。
买房不代表真正的独立
对于许多三十多岁还在大城市奔波的80后来说,如果在自己工作的城市拥有一套住房,就可以直起腰板说:“我是这个城市的人。”这是他们判断自己是否真正“而立”的重要标志。
于是为了这套房,有些80后便开始没日没夜拼命工作以求在残酷的职场上生存并前进,对于一些80后女生来说也许找到一个合适的当地有房的结婚生子是最稳妥的一种办法,于是就开始情感道路上的跌跌撞撞,起起伏伏。
根据马洛斯提出的人的需求理论,人的基本需要依次是:首先是生理需要、其次是安全需要、然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最后是尊重和认知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住房本身来说应该是人们心理的安全需求。由于中国传统的观念,作为“沪漂”“北漂”的80后缺少房租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
在三十岁这个年纪还不能解决自己内心的安全感问题,一些80后就会把自己定义为不是真正“而立”的人,内心充满焦虑和恐惧。
但其实对于有房的80后来说,房子带给自己的也只是一份安全感,是否有了房就算是真正独立的人呢?
电视剧《欢乐颂》中的樊胜美一心希望自己可以找一个钻石王老五,在上海有一套房子,这样自己就有了安全感。但一次次感情道路上的碰壁,让她明白将自己而立之年的安全感寄希望于一场完美的婚姻,已经就违背了三十而立本身的含义。对于三十岁女性来说想要追求“而立”只能靠自己在职场上能努力地拼搏。
02
医疗养老成为最重的一座大山
80后的出生赶上了计划生育,80后的生育又赶上了二孩政策。曾经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80后在尝完儿童时期的甜蜜以后,很快就要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接受史上最大养老压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0后总是不得已的在子女教育和父母养老中做抉择。高额的养老医疗也许是压倒许多后80后最重的一座大山。对于独生女来说,如果远嫁父母居住地,就很难在自己的父母膝下承欢,无法及时照料父母的身体。
但是人们对于“而立”的定义更多的是要自己承担一种家庭责任,现实生活中却不得不面临是否应该将父母送进养老院的问题,其中的利弊权衡让80后进退两难。
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只能尽力做好家庭资金风险管理,做好养老医疗的资金家庭预算;一方面与父母长辈耐心沟通解决。如果不能完美解决现实资金问题,就需要以成年人成熟的沟通方式来解决家庭中医疗养老的矛盾。
在女性三十“而立”的道路上有许多80后群体共同的问题,也有许多只有女性群体面临的问题。但其实重新理解三十而立这个词的时候,你会发现“立”本身的意思应该和“不惑”“知天命”一样,侧重于人内心的成长和思考,并不是单纯成家立业,有房有车。
不可否认,物质带给我们更多“而立”的底气,但这并不等于“而立”的姿态。真正的“而立”应该是是一种独立于世俗看法,别人眼光的独立,是内心对于这个社会有自己成熟的思考。
而对于三十岁女性而言,想要追求“而立”的道路就注定会更加不平坦。因为三十岁之后,女性在生育和家庭上遇到的挑战,很难让女性在职场中像男性一样大放拳脚。
但是就如剧中美好的结局一样,每个追求“而立”的女生都会在人生遭遇中学会如何理性客观地对待事物,内心坚定且充满希望,毕竟人生成长不止步于三十,三十而立不仅限于物质基础。
图片来源网络,只供想象,图文无关,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