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依
李姨家住在乡下,家里有三个儿女。大的是两个女儿,小的是一个儿子。李姨和她老公都重男轻女,这个小儿子出生后,夫妻俩简直到了溺爱的程度。都说“养儿防老”,他们觉得他们的老年了依靠。
很不幸,在李姨55岁的时候,她老公肺癌病逝了。那时候两个女儿已经出嫁了,只剩下一个小儿子。这个小儿子不爱读书,整天和一些小混混在一起。她也没能力管他,即使管她儿子也不听。儿子初中毕业以后在外面混了几年,成年后在附近镇上找到了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
转眼就到了儿子要结婚的年纪。儿子找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可把李姨乐坏了。可结婚房子是个问题,媳妇要求有新房子结婚,还要拥有房产权。李姨想反正将来也是要和他们一起住的,就干脆把自己的房子产权转给儿子,这样媳妇也不会再说什么了。于是李姨重新装修了房子给他们结婚用。李姨为了儿子的婚礼,几乎花光了她所有的积蓄。新房子修好了,新媳妇进门了,他们俩住大的主卧室。李姨给自己留了最左边上一个小房间。
日子就这样过着,李姨宠儿子也一样很宠儿媳妇,每天做饭洗碗洗衣服,还有地里的农活,李姨都是一把抓。儿子媳妇只负责吃饭。虽然累点,但李姨心里也很乐意。看着儿子和漂亮的媳妇这么恩爱,她也很高兴。
媳妇后来也在那镇上找到了一份工作,但不是和儿子一个单位。不久,她的孙女出生了。李姨更忙了。她又多了一件事,带孙女。但李姨发现,孙女慢慢的长大了,儿子媳妇却都不怎么回家了。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有时听到他们半夜都在吵架。她也不好插嘴问。
慢慢的孙女已经三岁了,有一天,她被儿子媳妇叫了过去,并给她一个绿色本子,“离婚证”李姨虽然没读什么书,这几个字她还是认识,在毫无征兆下,儿子媳妇竟然离婚了。她感觉天都要塌了,可这也已经是事实了,她又能怎么办呢。离婚的原因原来是媳妇发现儿子在外面有女人,还被她当场抓住了。儿子理亏,协议离婚,孩子和房子留给媳妇。
他净身出户。可他出去容易,李姨怎么办啊?他们俩商量的结果是李姨照样住在这里带孙女,一直到长大成人。但不能干涉媳妇的任何事。这叫什么事啊?明明是自己的房子,一下子房子变成媳妇的,不对,房子变成了外人的了。她可怎么办啊?儿子收拾几件衣服就走了,她一个老太太怎么办啊?没办法,李姨只能继续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还好她还有一个小孙女。
几年后小孙女也慢慢长大了,她“媳妇”也没结婚,但经常会带一个男人回家。听说这个男人是她的领导,已婚的。但李姨只能是装着是看不见任何事。
一眨眼,孙女长大了,读了高中要去寄宿。儿子呢一直也没再婚,继续住在镇上的情妇家里。李姨感觉她一个人在这个“家”里真不是滋味。但又不知道能去哪里。她想早晚她“媳妇”会把她赶出去的。
意料中的事情还是来了,有一天“媳妇”对她说,“现在孙女也已经长大了,你再住在我这里不合适,你还是跟着你儿子去住吧。”李姨懵了,打电话问儿子的意见,儿子说“我自己都住在别人家的,你怎么可以住过来,叫姐姐们想办法”。一句话就叫李姨急的不知道怎么办了。她只好打电话给那两个女儿,小女儿和大女儿都以家里太小住不下为由拒绝李姨住进她们家里,但毕竟李姨是她们的妈妈,虽然小时候最疼爱弟弟,但还是把她们养大成人了。最后一致决定让李姨住进她大女儿婆婆家空着的旧房子。
总算住的问题解决了。可一问房子的位置,原来是一个很偏远的山区,房子因为几年没有人住也没有修缮,所以能够想像的出那破烂不堪房子的样子。
没办法,如今已经75岁的李姨只好收拾行李一个去住那个遥远的山区。还好,她身体一直还不错,除了一些腿疼头疼之类的老毛病,没什么其它的问题。于是她就自己种菜,儿子有时候会给些基本的生活费,女儿也偶尔会来看她。可她内心的心酸与煎熬又有谁能懂呢?
这就是二十年前无私付出的母亲的老年生活。想想有点可悲吧。一辈子的付出,老了竟然没有了依靠,“养儿防老”这个观念影响了几代人,终于有了儿子,却没有能让她安心养老。如果当年房子户主不转给儿子,最起码老了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住,不至于流落在外吧!
李姨的故事也是给我们提个醒,即使在乡下,如果过户给儿子那也一定要去公证处公证,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居住权,不然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过户的。“养儿防老”这个词如今已经不流行了,现实说明最能保障自己晚年生活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