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趟门但不了解路线、该吃药的时候总是忘记、在家摔倒了却求助无门......在如今的智能时代,年轻人早已不被这些日常琐事所困扰,但老年人却处处碰壁。即便拥有了智能设备,“不会用”“太复杂”依然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日前,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与曹杨新村街道金梅园居委会联合打造发布了“曹杨精灵”社区智能音箱项目,旨在联合社会力量,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智慧生活。
工作人员向金梅园居民发放“曹杨精灵”
老人在家跌倒,只需呼唤“天猫精灵”,就能向居委干部通话求助;想要了解社区动态,对着音箱念出关键词就能听到语音播报;每天早上对着音箱“打卡”,社区居委干部就能同步知晓老人的健康状况......作为一款基于阿里巴巴智能音箱“天猫精灵”基础上所研发的智能“声控”终端,“曹杨精灵”集紧急呼叫功能、实时呼叫功能、语音播报功能、数据采集功能于一体,是曹杨新村街道“智能‘箱’伴”实事项目的主要载体。通过“有求必应”的“声控”方式智能服务老人,给予老人最大的精神陪伴和人文关怀,真正实现“事事有回音”。
“我平时最爱听歌,现在有了这个‘曹杨精灵’,想听啥只要和它说一声,它就给播了,曲目也很多,我想听的基本都有。”今年76岁的张阿姨是第一个完成安装的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张阿姨开启了智慧养老新玩法,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曹杨精灵’的重点功能是语音交互,无需繁琐的操作,老人只需对着机器‘喊一声’,就能调出数字生活相关的内容和服务。”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互联网部教育中心徐俏捷表示。此外,作为曹杨新村街道“我为群众办实事”首批项目,“曹杨精灵”架起了社区老人和小区居委之间的“桥梁”,打破两者之间的沟通障碍,让信息在“最后百米”内高效流动。通过“打卡”功能,帮助居委会干部更好地关注、服务社区内老人;通过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呼叫功能,实现了紧急情况下的及时处置;通过“曹杨精灵”的社区通知功能,将更多的社区通知更及时地通知到居民家中,打通社区通知的“最后一百米”,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增加社区内老年人参与社区自治的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一位老人5天内‘打卡’了3次,和5天内‘打卡’了1次是有很大区别的,分析这些数据能够让居委会干部在‘走四百’时做到有的放矢,为社区工作者增能减负,实现精细化治理。”金梅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娱说。
小区居委干部向“曹杨精灵”发送社区通知
工作人员指导老人操作“曹杨精灵”
曹杨新村街道老龄化程度高,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让数字红利在最大程度上惠及老年人是近年来街道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无论是送餐上门的“曹食惠”智能订餐系统、社区食堂的自助结算“刷脸”智慧餐盘,还是提供“一站式”健康自检的智慧健康小屋、刷身份证代替健康码的智能读取终端机等,街道纷纷推出多项“看得见、摸得着、反响好”的智慧养老新举措。
未来“曹杨精灵”试点成熟后,也有望接入街道“一网统管”智联普陀3.0大数据平台,成为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关键应用场景。届时,“曹杨精灵”也将进一步扩大设点范围,让“智能‘箱’伴”这一实事项目,在社区内“遍地开花”。
【来源:上海普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