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儿
“我就没见过哪个国家比国人更重视养老的!”
网友的话一针见血,对于中国人而言,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终点很重要。从古至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思想就贯穿中华文明体系,从三十岁开始,“养老”字眼就开始频繁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安排里,这其中就包括与后代的关系。
是的,养儿防老是大多数国人的观念,父母到了晚年都要与子女住一起,这中间的牵扯远比其他国家的亲子关系更为紧密。为了换取晚年的幸福生活,很多老人家都会在壮年时帮着子女带娃,哪怕自己并不喜欢孩子,哪怕自己晚年另有安排。
“你帮我带娃,我给你养老”似乎成了中国家庭无须言明的“潜规则”,这让有些爱好自由的老人很为难,世界上就没有不用带娃还老有所依的情况吗?答案自然是有的。
今天我们来分享的故事就与此有关,一起来看下对方的经历吧。
▲无需带娃的老太太
王阿姨年过六旬,中年丧偶后就与儿子相依为命,没有再嫁,守着老公留下的房产过日子。十几年过去了,儿子也结婚生子,儿媳自然找上门,要求王阿姨给带孩子。
作为一名有追求的老太太,王阿姨致力于将晚年余热贡献给广场舞和太极,并不想被孙子毁了童年,毕竟她辛苦了大半生,实在不想为了孙子赔上自由。于是,她果断拒绝了儿媳,并用接下里的行动打消了儿媳的怨气。
“我不带孙子,晚年照样享清福!”
这并非王阿姨说大话,只因她准确掌握了更高情商的相处之道,准确笼络了小辈的心,值得借鉴。
▲六旬老太的“养老之道”
①不掺和小家,对儿媳比对儿子好
“都说养儿防老,都是假的,等你老了,真正伺候你的是儿媳妇,儿子懂啥!”
王阿姨看得很清楚,儿子平常连育儿和家务都不做,一心只会赚钱,这意味着将来王阿姨老了,守在身边伺候的要么是儿媳,要么是护工,总之是指望不上儿子的。所以,每当小两口起了战争,王阿姨都会无条件站在儿媳这边,平常也不掺和小家的事,把“女主人”的位置完全让给了儿媳,这让对方很是感谢。
毕竟年轻人观念比较新潮,谁会喜欢老人家整天插手自己的呢?
②手里攥紧大额储蓄和退休金
对于王阿姨来说,手里的钱是她晚年过日子的砝码,早年儿子结婚时,她只出了一半的家产,生下的大额储蓄和退休金都牢牢攥在手里,只偶尔给儿媳发几个红包,其他人一分钱都哄不来。
“人老了就没用了,但钱老了还很有用,尤其是退休金。”
对王阿姨来说,储蓄可能贬值,但退休金不会,只要退休金在,她就能安然度过晚年,毕竟子女可能不孝顺,但养老院还是看钱办事的,王阿姨必须给自己留个后路。不对子女倾囊相授,也是为了避免将来老无所依,老人家还是不要太过依赖子女为好。
③身体健康最重要
王阿姨退休后就专注于广场舞和打太极,不为别的,就为身体健康。在她看来,只要自己身体健康,除了人生最后那些天,其他也用不上麻烦子女。
这种尽量少麻烦小辈的态度获得了儿媳的尊重和欣赏,也正是为此,平常王阿姨有什么要求,子女都会尽量满足,毕竟她轻易不会张口,张口就有求必应。
想来,这也算老人家的养老之道吧,有张有弛,才能安享晚年。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