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时候我会想自己老了之后该怎么办,如果真的做不到生活自理,要怎么生活。如果说指望子女,多少有点不现实,我们古话说养儿防老,但是现在的生育率并不高。说回来,就算真的有了孩子,怎么把孩子顺利养大、孩子是否有意愿照顾自己,这都是不确定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的现实下,要想真的实现所有人老有所养,离不开体系的完整。不只是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人口老龄化的困扰。其中日本早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全社会的压力都非常大。
《楢山节考》是上个世纪中期上映的一部日本电影,由木下惠介指导,是根据日本作家的小说作品《楢山节考》改编而成。
通过讲述一个老人的故事,反映一个残酷的习俗。在古代日本信州的一个偏僻的村庄里,由很多让人无法接受的习俗。比如只有最年长的儿子有资格娶妻生子,来延续家族血脉。又比如老人到了70岁,子女就可以不再供奉,由长子将老人背到楢山去供奉山神,其实就是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其实现在看,70岁并不是太老的年纪,很多人到70岁身体还是非常健康。因此现在看这部电影,会更加感觉残酷,我们也不禁思考,自己老了要怎么办,目前看来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养老体系日益成熟发达。
习俗
69岁的阿玲婆眼看离70岁没多久,属于她的上山仪式也将要举行。但是阿玲婆的身体还非常健康。可是年老的人更迷信传统,阿玲婆认为如果自己79岁没有去楢山,反而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所以身体健康对她来说却是一种负担。
当初自己的丈夫就没有把年龄到了的父母送走,这让她觉得非常耻辱。也是如此,三十年前丈夫被儿子误杀,但她也并不觉得惊讶和愤怒。只不过还有几件事情她希望能在上山之前办好,算是让她了无牵挂。
首先是自己长子辰平,他的妻子在前一年不慎摔死,阿玲婆希望能在自己去楢山之前帮他新找一个妻子。阿玲婆一直托人打听,得知隔壁村子有个刚死了丈夫的寡妇阿玉,正好可以配给辰平。这桩婚事的结合也很简单,女人带着行李到家里来,男方愿意把饭给她吃,就算双方同意。阿玲婆还拿出了鱼干给阿玉吃,说明她对阿玉非常满意。阿玉虽然不算多么漂亮,但是身体健壮,一看就很适合做农活。阿玉的到来,让阿玲婆的第一件心事了解了。
第二件心事就是自己的牙齿。阿玲婆的牙齿还很健康,而且自己身体什么问题都没有,这也意味自己要占用家里的粮食。自己20岁的孙子唱着自己编写的歌谣讽刺自己,阿玲婆不仅不觉得愤怒,还觉得很羞愧。于是阿玲婆自己磕掉了自己的门牙,明明是很痛的一件事,阿玲婆却很高兴自己的门牙掉了,还到处去和村子里别的人炫耀自己的牙齿掉了。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村庄。
这里的人都乐于看见老人的死去,虽然他们的身体健康,但是所有人都希望他们早点死去。
第三件心事,也是和儿子有关。阿玲婆的第二个儿子不知道为什么身上有天生的体臭,所以根本没有女人愿意接近他。因此二儿子力助经常偷看哥嫂睡觉,而且居然在狗身上发泄欲望。
哥哥辰平发现弟弟干这种事于是把他暴打一顿,但是打一顿解决不了问题,他请求妻子满足弟弟,但是妻子怎么都不愿意。后来村子里有一个叫做阿枝的女人,她的丈夫生了重病,丈夫和他说这是因为自己父亲之前杀过人,现在是报复到他身上。等他去世,阿枝要陪村里的未婚男人睡觉,这样就能消除家中的邪气。
利助知道这个消息欣喜若狂,恨不得阿枝的丈夫当场咽气。可是等到阿枝的丈夫真的死了,阿枝却直接跳过了利助,利助气得发狂。阿玲婆只好求嗅觉不好的阿金婆,后来阿金婆居然也答应了。
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庄里,人们贫穷,保留着很多惊人的习俗,他们像是动物一样生活着,这种残酷无情让人心惊。
结语
最后上山的日子到了,辰平却和父亲一样,舍不得自己的母亲。但是真的到了快要进山的时候,辰平还是请了曾经去过楢山的人来,听他们讲需要注意的事情。最后辰平带着母亲进了楢山,山中全是白骨,辰平放下母亲失声痛哭。但是阿玲婆坚决不愿意回去,她厌恶了那个村长,她已经准备好了在这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