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关于“养老”的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热议的焦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年满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达到2.5亿人,这也意味着,中国正处于“中度老龄化”的界线边缘。
为了保障老年人退休的健康生活,国家不断完善相关的社会福利待遇,比如养老金也在2020年成功实现了“16连涨”,加上我国的医保制度政策,以及各项福利补贴政策的出台,老年人的养老生活也逐渐得到提升和改善。
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如今国内的养老模式也逐渐趋向完善。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大体可分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三种,其中家庭养老模式是现阶段国内最普遍的一种养老方式,据调查,有96%以上的老年人相比其他养老方式,更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
许多老年人认为,生活在自己家里,比起在养老机构和社区,更能感觉到熟悉和归属感,但事实上,虽然家庭养老模式更有利于老年人保持原有生活方式,对于腿脚利索的老人来说,或许还能自理;然而对于起居困难的老人来说,就需要儿女的贴身照顾才行了。
我们都知道,面对当下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多数子女也是分身乏术,根本没有办法陪护在老人身边,如果聘请家政人员来照顾父母,除了费用问题,社会上保姆虐待老人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让子女也不放心把年迈的父母交由他人照顾。
对此,为了让每个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国家在不断探索中,市人大代表蒋厚泉提出了一种新型养老方式,那就是“时间银行”,并于2019年已在广州等地投入试点。那么,到底什么是时间银行?
和普通的商业银行不同,时间银行所交易的对象是“时间”,鼓励年轻人在年轻时参加志愿者服务,把自己的服务时间存入银行,将来自己年满60岁,或直系亲属需要帮助时,就可以“支取”自己在银行储存的时间,请求其他志愿者的帮助。
在2019年6月20日,时间银行首先在广州上线试运行,于8月26日,试运行的时间银行转为正式上线实行,据资料显示,在短短两个月内,广州地区已注册的志愿者就已达4.7万名,累计服务时长已超33万小时,服务居民高达2.4万人。
可以说,时间银行就是一种“互助型、爱心循环式”的新型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双向性”原则,对每个人的付出和收获都是公平的。时间银行并不是公益慈善机构,简单来说,就类似一个互助中心的“中介”,将志愿者与被助人联系在一起,志愿者以服务换取时间,当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可以用时间换取同等帮助。换而言之,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典型。
现如今,在国家趋近中度老龄化的大背景中,社会上有太多的老人需要得到关怀和照顾,面对子女们日渐繁忙的工作,家庭养老的模式也日益严峻,对此让很多为人子女的,都深感困惑和焦虑。而时间银行的养老模式,不仅能让老年人得到稳定的服务,也能鼓励到更多的年轻群体加入到养老服务中。
针对服务的内容、时间、对象,国家方面也给出了相关的建议,服务提供者只要年龄符合18~60岁之间,便可通过申请成为志愿者,经培训后为老人提供相关帮助,比如家事帮助、买菜做饭、休闲活动、陪同就医等等。
所服务的对象,则优先考虑70岁及以上的收入困难老年人群体,或者是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英雄老人”,以及高龄、手脚不利索的独居老人等。志愿者在积累到一定量的时间后,比如50个小时的储存时间,在本人需要帮助服务的时候,便可享受兑换到相应的服务。
目前,这种新型养老方式,除了广州,在南京,成都,福建、上海等多个城市,也都开展了时间银行的试点工作。2020年8月18日,武夷山的首家“时间银行”,在新丰街正式开业。
作为武夷山第一家“时间银行”试点,新丰街道表明将积极打造居民之间,互助养老的服务新模式。以这种“代代传承”的养老模式,遵循“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原则,将武夷山的养老互助计划逐步推向成熟。
让老年人不再害怕养老的问题,包括对子女而言,父母的老去也不再是一件担忧又麻烦的事,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养老市场,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现象,当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得以解决,也更有利于建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市场体系。
关于“时间银行”这事关14亿中国人的“新型养老模式”,大家觉得怎么样呢?
(本文由财经先声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