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我们国家逐步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据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8.1%。而当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时,就达到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了。
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在农村也表现得格外明显。现在很多家庭,家里的老人都比孩子多,因为往往只有一个孩子。农村老人增加,年轻人却比以前少了,每个人家庭的养老压力就更大,因此农村老人养老,就逐渐成了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养老难题,国家已经在农村实施了养老保险。年轻时农民每年缴纳一定的养老保险费,交满15年,等到60岁之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了。有农村人可能不懂,觉得自己交钱以后自己领,这样交了有啥意思?其实不然,因为到时候自己领的钱,绝对比现在自己交的钱多得多。
现在农民交养老金,可以有多个档次,每年缴费从最低100元、200元,到1000元、2000元都有。以每年交100元为例,交满15年以后,按现在的标准,每个月至少能领117元,一年就是1400多元。也就是说,100元交15年,到60岁之后几乎一年就回本了。并且,国家每年都在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以后能领到的钱只会更多。
其实,除了养老金,近年来农村老人又多了一项补助,即高龄补贴。我们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一方面输入来源越来越少,像农村老人六七十岁可能还能下地干活,但到了八十岁基本啥都干不动了;另一方面,年龄越大,就越容易生病。为了减轻高龄老人的生活负担,目前全国各地都已经开始发放高龄补贴。
高龄补贴的发放对象、发放标准都没有统一标准,各地视当地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高龄补贴的领取对象只有一类人,即符合当地要求的老人。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地方都把年满80岁的老人,列为高龄补贴的对象。个别经济发达地区,这一年龄标准也可能有所降低,比如说70岁就能领。
高龄补贴的具体补贴标准各地也不一样,例如,安徽省凤阳县规定,80周岁至8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60元,90周岁至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100元、10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人每月300元。上海市则规定,70岁至89岁老人,每月领取180元津贴;90岁至99岁老人,每月领取350元津贴;100岁及以上老人,每月领取600元津贴。
高龄补贴是完全不需要任何前提条件的,不需要自己交任何费用,只要年龄达到了,就能领取。目前,高龄补贴已经覆盖到了全国31个省市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多数地方都是要求年龄在80岁以上才能领,个别地方是70岁以上。如果你们家有80岁以上的老人,按规定都是可以领这一项补助的。
对一些农村老人来说,除了养老金、高龄补贴以外,满足其他的要求,还可以申请别的补贴,这些补贴都是可以同时领取的,比如低保户可以领取低保补助、五保户领取五保补助等等。你们那里,老人都领过哪些补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