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国家不断针对社保做出一系列改革的情况下,养老保障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是所有参保保险中最受关注的一个。因为现在人们的养老意识不断增强,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在办理退休手续之后,意味着无法再继续领取工资。如果没有参加养老保障的话,日后断了经济来源。相反,参加养老保险能够给退休生活带来更多的希望,每个月可以领取的养老费用,也是退休之后唯一的生活保障。
不过,从目前大多数老年人领取的养老费用来看,有不少老年人领取的养老费很低,大多数人参加的缴费基数起点比较低。通过专业机构大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有10%左右的人拿到的月收入高于个税起征点,从这一点来看,有90%左右的人收入不足5000元。工资水平直接决定社保的缴纳基数,在工资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缴费基数自然不会太高,最终领取到的养老费用很低。于是,有人便联想到了,是不是可以不用交纳社保了,既然拿到那么低的养老费,何必花那么长时间参保呢?
拒绝参保的不良后果
在生活中不少人抱着这样的想法,既然增加养老保险,最后每个月领不到太高的养老费用,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参加这份保障了,有这份钱不如每个月存起来,如果一个月存1500块钱的话,一年的存款就能达到18,000元。而参加社保需要达到15年的要求,如果按照这一时间段进行计算的话,15年可以存款的额度为27万元,其中还有可能从银行拿到利息,15年的利息可以达到35万元。
从目前计算出来的这个数据来看,最终的额度并不算太高,用这些存款作为养老保障,后期领到的养老费用肯定超过了30多万元,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工作人员只需要承担8%的缴费标准,而企业为员工缴纳的保费标准达到了20%。
经过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如果一个人每个月交1500元的养老保障,那么单位为员工缴纳的这笔费用达到了3750元,于是就形成了每个月缴纳5250元的基本费用,如此计算下来,等到退休的时候,账户中的余额达到了100万元左右,远远高于存款15年获得的35万元费用。
即便是个人每个月缴纳的基本费用达不到1500元,增加社保也是特别划算的,因为单位会出一部分的钱,在账户里面的余额会产生利息,因此参加社保是特别划算的。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参加社保的关键原因。
多少钱才够养老需求?
可能很多人认为到了老年时期,在日常生活消费方面不需要太多的日常开支,但事实恰恰相反,老年时期的各种问题频发,35万元的存款肯定是不够养老的,将这些钱用到20年的花费中,每个月最多只能花1458元,一个月1000多块钱,绝对无法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养老水平不足1458元。
事实上,即便是参加了社保,最后领取到的养老费用也不一定够花,一个老年人到底需要多少钱才可以完成养老需求呢?对此有专业人士指出,一个老年人至少需要上百万元才够养老。之前有专业机构通过调查数据显示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想要保障在晚年时期的生活标准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准备1,060万的养老费用,而普普通通的人需要的养老费用虽然没有这么高,但也不会太低。
利用多元化因素保障养老需求
在晚年时期,老年人依然需要考虑到衣食住行等问题,还需要结合医疗社交等多方面的开销,即便是不将通货膨胀计算在内的话,20年的时间至少也需要102万元,如果按照每年3%的通货膨胀率,时间则需要248万元。只有手头拥有上百万存款的老年人才可以获得更有保障的晚年生活。
怎样才能确保有百万的保障呢?这就需要多元化的准备,无论是存款还是缴纳社保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存款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社保,只有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才能让老年人在晚年时期获得更多的保障。
总结:
总的来说,如果想要确保老年人到晚年时期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必须要充分重视起多元化的养老方式,除了存款以及参加社保之外,购买个人养老保险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只有靠着这三大支柱,才能给老年人提供更稳定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