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粪提 审丨易桉
导读:随着2020年接近尾声,今年各省市的养老金调整也基本尘埃落定。虽然相较往年养老金涨幅回落,但仍实现了5%的小幅上涨,让1.2亿退休人员再次受惠。这对于领取养老金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有人会问了养老金还能持续上涨多久呢?
如果问老百姓,有什么事情最能牵动全家的神经,养老问题一定会出现在答案的前几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养老问题。养老金的相关问题一直是大家热议的重点。
养老金高速增长落幕,未来将参照GDP增速
大概从2005开始,中国的退休老人们成为了全球老年人羡慕的对象。因为我们的养老金涨幅速度,伴随着GDP的飙升,同步上涨幅度很高。连续十年时间实现了10%左右的增长速度,其中2016年养老金涨幅更是高达20%。
但是近些年以来,养老金的涨幅明显放缓,同样把这条增长曲线与GDP的增速做比较,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长的新常态是主要原因。到了今年,因为疫情爆发的原因,我国虽然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但是和之前还是有区别的。
很多人都在担心,可能今年的养老金难以再次增长了。但是随着各大省份开始公布2020年养老金标准,不难发现,今年的增长幅度虽然放缓至5%左右,可仍然在增长。特别是在西藏,每月增加80元。
延迟退休后,资金仍然有缺口
但是这种每年的上涨还能持续多久呢?虽然眼下我们的养老金结余还有6.28万亿元,但是很多省份,特别是东北等人口净流出省市,已经出现了资金缺口。如果保持现状不变,到了2023年左右,养老金将没有结余。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我国的财政一直在持续贴补养老金的缺口。但是随着老年口不断人增加,这简直是无底洞,财政的支援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延迟退休这项国策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虽然目前这项政策仍然还在讨论过程中,但是已经有两个方向的选择在逐渐浮出水面。其一是备受推崇的渐进性延迟,意思是分阶段逐步推迟退休年龄。另外一个是根据劳动者的工种不同,采取弹性退休方式,比如体力劳动者退休年龄可以较早,而脑力劳动者可以较晚。
无论未来政府采用哪个方向的政策,当前养老金面临的压力都是不容忽视的,按照推算,再过三十年,我国将是深度老龄化社会,意思是每1.3个成年人就要供养一个老年人。
到了那个时候,即便采取延时退休,在人口生育高峰时代出生的人们,开始大规模领取退休金,恐怕仅仅依靠政府的养老金,是难以维持高水准的老年生活。
(版权说明:本文由冯鸿麟档案室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部分消息参考来源:中国日报网、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