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院接待处主任:中国60%以上的孩子都在啃老,只是不愿承认
2020-11-30 16:33  浏览:43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若干年前,我一直以为我们中国的大部分父母真如传言中所说的那样,老了甘愿在儿女那里受白眼也不愿意去住养老院。

直到这几年因为职业关系跟老人交流得多了才发现这并不是实情,至少在我所接触到的上百个古稀老人里面,起码有七成以上是希望在养老院度过晚年的。

只是我依然不敢确信这是否是普遍现象。

直到前天跟一位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交流之后,才真正刷新了我对此事的认知。

她是一家私立养老院的接待处负责人,形形色色的家庭、形形色色的老人见得太多太多。


据她所说,很多人来他们院里咨询,也有亲自带老人来看的,只不过老人满意但子女介意费用过高没有留下来的占大多数。

她说:“老人们都是聪明人,谁愿意在家做着免费劳动却受气没尊严?大多数老人其实都愿意住养老院的,只不过费用问题阻碍了他们。现在到了需要住养老院年纪的很多老人们,都是年轻时对子女毫无保留地付出却没有为自己的养老留后路。到晚年子女们跟自己意见不和的时候,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她说这个现象所折射的问题是他们的子女在“啃老”,只是没人愿意承认,60%以上家庭都有这种情况。


案例一:无法对子女一碗水端平,老人主动住进养老院

郭奶奶,88岁,武汉人,两年前住进的养老院。

郭奶奶家原来住在武汉郊区,以前算是地道的“农村”,她有两儿一女,老伴儿在她65岁的时候就离世了。

子女们成家之后也就分家了,她开始是跟小儿子过的,后来因为婆媳关系太紧张,被小儿媳“赶走”了,自此住进大儿子家,其实也就门挨门的那种。

零几年的时候,他们幸运地发现自己家刚好在三环线边上,周边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建起来,附近还新建了一个火车站。


这时候,不仅两个儿子辞了工作,连早已嫁出去的女儿也回来赖着不走了。一大家子人一边“扩大地盘”,一边等着拆迁。

可是一等就是七八年,不过他们总算是“如愿以偿”了,他们分到3套还建房,最小最偏的那套给了女儿,两个儿子一人一套。

这时候,两个儿子开始“抢”郭奶奶了,两个儿媳对她如亲娘一样热情,期望她长命百岁,原因是郭奶奶每月还能拿到8000多的补偿款。

可是这笔收入很难在两个儿子之间做好平衡,她也发现两家人只是貌合心不合,对她也是表面功夫做得好,私下里都会在她面前说对方的不好。

活了一大把年纪,她如何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是她越是想平衡,子女间的矛盾就越多,后来干脆不顾孩子们的反对住进了养老院,落得个眼不见为净。


案例二、被儿子榨干了所有价值,才被丢进养老院,老人感觉被“抛弃”

杨大爷,79岁,黄陂人,去年住进的养老院。

杨大爷中年丧偶,只有一个儿子,因为年轻时对儿子疏于管教,儿子没好好上学,早早地就出门打工,31岁才结婚。

一零年左右他儿子看房价渐长,觉得的在武汉室内买套房子很不错,于是跟杨大爷商量着把老家房子处理了,变现付首付。

杨大爷那会儿因为有胆结石,种不了地、干不了重活,也就同意了。

新房装好之后,杨大爷便跟儿子儿媳住一起了,因为孙女儿不小了,房子又不大,杨大爷只能腾出自己的卧室给孙女,自己在阳台上搭了个小床。


他也没让自己闲着,别的活干不了,收收废品还是能行的,因为自己不算个“吃闲饭的”,在家里也还算是过得去,就这样又过了七八年。

前年的时候,儿子跟他说打算把现在的房子卖了换套大一点的,看着儿子这几年还能挣不少钱,杨大爷没多想就点头了。

尴尬的是新房子并不“欢迎他”,这里面也牵扯到他的孙女,就不细说了,反正杨大爷一是收不了废品了、二是没地方住,就被儿子送进了养老院。

起初的时候杨大爷感觉自己是被抛弃了,连续好几个月心里都不舒服,后来适应了环境也认命了,觉得住养老院其实挺好,儿子也没算不管他。


老人们不住养老院,往往是因为“住不起”

大多数时候,真正不愿意去养老院的老人,多数是有真正孝顺的子女。

老人们其实并不是不愿意去住养老院,能住进养老院的多半是有自费能力,没有自费能力的都还在被子女们“啃老”。

只不过这种“啃老”一般不太被承认,毕竟他们也不是完全依赖父母而生存,他们只是依赖父母晚年还能自食其力。

其实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其实不仅是去养老院,你去医院急诊科多看看,就能阅尽世间百态,也会明白老人们的遭遇实乃人之常情。

再不济,你到农村去走走看看,看看起得最早、忙得最晚的是不是都是那些老人。


他们没有养老保障,晚年只能尽全力地去做事,从而换得子女们的好脸色,好让自己老有所养。

你去问问,他们真不愿意去养老院吗?

他们只会告诉你:“求之不得!只是住不起!”

对他们很多人来说,与其说是期望子女为自己“养老”,不如说是想有人能为自己“送终”。

何其悲哀?


写在最后

虽说人一辈子都能自食其力是再好不过了,但人总有老了看不清、走不动的那一天,如果不能早有准备,没了劳动能力,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尊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要做的“准备”有两手:其一,教育好子女,不让他们过分依赖自己;其二,趁年轻给自己存下一份养老保障,晚年不至于依赖孩子。

对于那位养老院接待处主任“60%以上的孩子在啃老”的说法,或许真是实情,细细想来,我自己都得承认,所以也没有谴责任何人的意思。

只是,为人儿女的我们也有为人父母的一天、也有步入晚年的一天,我们还是得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尽最大的努力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

——END——

【文/神逗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儿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关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

今日话题:当您老了,您愿意住养老院吗?您身边的老人是不是真的不愿住养老院?欢迎留言分享!


发布人:0e25****    IP:101.229.9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