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纳社会保险,对于在职人员和就业单位是法定义务,但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则是完全自愿的选择。
然而,自由有时候并不见得是好事。自愿的东西往往会增加人们的选择困难,甚至会造成短视、不理性的决定,造成悔不当初的结果。
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自己投资理财,就是两种不同的养老方式。灵活就业人员面对自愿参保和个人投资两个选项,肯定要打一打小算盘,合计一下那个选项更好。
下面,我们就开始进行数据比较。
我们假设有张三和李四这么两个自由人,为了将来的老有所养考虑,张三选择参加社保缴纳养老保险费,而李四选择自行投资理财。
我们再假设数据对比的时间阶段是2005~2019年。两个人都是从2005年开始投入,15年之后到2020年满60岁达到退休年龄。
在上述15年时间内,张三以社平工资为基数、用20%的收入缴纳养老保险费,15年之后的2020年他会得到一份养老金。
我们以QD市的数据为例。张三2005~2019年参保15年,累计缴费113052元,在2020年满60岁退休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1400元。
与张三形成对比的是,李四在2005~2019年期间拿同样的钱去投资,到2020年可能会积累一笔财富。
作为普通大众的一员,我们不能按照股神的水平来设想李四的投资收益,那我们就按照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来计算吧。
经过严格计算,李四2005~2019年连续按月投入累计113052元,到2019年底的资产会达到165097元。
所以,现在就变成了以下两个选项的比较——
你是愿意(1)参加社保缴费15年获得一份1400元/月的永续养老金,大概率可以领取15~20年,直至终生呢?
还是愿意(2)自己投资理财,比如坚持15年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老年时大概率可以积累一笔16.5万元的财富用于养老呢?
当然,如果你稍微具备一点投资理财技能的话,定投宽基指数基金还应该在2007年和2015年大牛市中止盈(止盈后资金再分48个月定投),那么你的投入和收益曲线可能就是下面的这样的。
即在2005~2019年期间按照社平工资的20%按月定投,累计投入113053元,定投15年到2019年底累计资产为227114元,用这一笔财富来支付未来15~20年期间的养老金花费。
上述对历史数据的回测,肯定不会确保未来的结果,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吧。那么,你是支持张三?还是具备平均投资理财收益水平,要像李四那样定投宽基指数基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