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起,社保迎来了一个重大变化,可能会影响到你的钱袋子,但对于目前的在职职工来说是一个利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多地社保费交由税务部门征收
2020年11月1日起,企业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11月1日起社保费交由税务部门征收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湖南、吉林、广西、贵州、四川、新疆、西藏、深圳、青岛等。
社保费税务部门征收终于正式落地。
早在2018年7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具体征收有两种模式
之前社保费是由人社部门征收,在转给税务部门征收之后,具体如何征收呢?
一、全责征收:比如,湖南明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自行向税务部门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税务部门自行申报职工各参保险种的年度缴费工资。
二、代收:也就是“社保(医保)核定、税务征收”模式,由人社、医保部门核定缴费金额,税务部门按照核定金额进行征收。
目前来看,多数地方还是采用了第二种也就是“社保(医保)核定、税务征收”模式,这其实就是税务部门只负责征收,相当于收银员。
有助解决漏缴社保
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社保费后,权责更加统一,依托税务部门强大的征管能力,社保费的征收效率将大大提高,而且为费改税打下基础。
税务全责征收下,企业用工人数、员工工资、社保缴费基数的认定是在税务局,所以很容易核查确定社保缴纳基数跟工资是否一致。
根据《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职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不过,一些企业为了减低用工成本,不按照实际月平均工资缴纳,而是按照社保缴费下限来申报缴费基数,从而漏缴甚至少缴社保。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你的月工资是1万元,但是单位申报的社保缴费基数是5000元。虽然看似到手工资会变多了,但是也会影响是社保权益,尤其是对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影响更大。
老龄化趋势下的养老困境
中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过去十年来的总体压力逐年增加,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中国人如何养老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话题!
从2015到2035年,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这意味着啥?意味着:2012年 五个人养一个老人,2030年 两个人养一个老人,2050年 一个人就得养一个老人!
解决养老难题,除了继续织密基本养老保险大网外,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势在必行。
实现“老有所养”需要未雨绸缪!
一个健康的养老保险体系,应该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共同组成,不能期望基本养老保险将所有的事情都办好,实现“老有所养”,还需要家庭和个人未雨绸缪,做好社会保险之外的功课。
社保和商保有别,社保是基础,商保则是补充提高。若仅以社保部分作为退休后的生活费,只能维持中等偏下的生活水准。
社会养老保险也是只有少数企业才有的福利政策,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退休养老进行资金储备,但仅仅依靠储蓄应付未来养老的资金需求明显不足。
到退休的时候时,只靠社会养老保险,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也需要在身体健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前提下配置好商业养老保险,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因此,如果经济允许,建议早作规划。
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是什么?
1、收益保障:意味着无论保险公司赚钱还是赔钱,都要按照与消费者之间签订的合同,履行承诺,保证合同中列明的各种收益。
2、长期锁定:一方面意味着长期交费,而不应该购买10年甚至5年以的下短年期产品来实现多年后、退休之后几十年的养老生活消费目标;另一方面意味着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也许是几十年,也许是与您或者您的孩子生命等长的期限),就一定可以锁住保险合同中列明的资金增长幅度。
3、终身领取:指的是只要被保险人一直存活,保险合同就一直有效,而投保人就可以一直领取养老所需的金额。
4、互助共济:就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确定合理的保障利益,确保资金安全,能够在恰当的时间为需要使用资金的人们提供帮助。
商业养老年保险最大的功能就是能把未来不确定的事情,通过契约的方式确定下来。而且养老年金保险具备了保险的基本属性及安全性,指向性,稳定增长性为我们未来的养老生活保驾护航。
我们购买商业保险的目的就是当我们老的时候,能够有尊严地活着,能够过有闲有钱的生活,能够精彩舒适的活着。说白了就是让自己不过手心朝上的生活。
谁都会变老,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老年生活怎么过,却取决于今天的决定。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所以,趁现在腿脚还能动弹、还能自己做主,为自己做好完善的健康和养老保障,提前给自己晚年预留一份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