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进入老龄社会,其实大家心里都已经有数。但是什么时候进入到老龄社会,老龄化社会又分为哪几个等级?大多数人并不是特别清楚,具体的细节。而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之后,我们尤其需要关注,长期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人,因为他们没有退休金,养老金的补贴标准很低,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农村60岁以上老人,将会面临特别大的养老压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农村60后的养老问题。
一、老龄化社会的分级标准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相关标准,老龄化社会大概分为轻度老龄化社会和中度老龄化社会。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者说当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了7%,这就标志着该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种老龄化社会是轻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志。但是当这两个指标翻倍以后,则进入到中度老龄化的社会。也就是说当60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了20%,或者说按照新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时,就进入到了中度老龄化社会。
各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年限并不一样,很多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需要几十年甚至100多年,比如说法国用了115年,而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根据我国进入到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标志来计算,从1981年到1999年只用了18年。也就是说从2000年前后,我国就已经进入到了轻度老龄化社会。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1.67亿人,占世界老龄人口的24%。换句话说,全世界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所以我们面临着非常复杂严峻的养老问题。
而根据国民政部公布的最新预测数据来看,到2025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规模将达到3亿人。按照联合国制定的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将在2025年进入到中度老龄化社会。城市养老问题我们暂且不谈,单论农村60岁以上老人,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农村老人养老怎么办?
从总的方向上来看,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之后,其实最考验的就是社会福利体制、医疗卫生服务、养老社会保障等等方面。目前在农村里面,60岁以上老人每个月可以领取一定的养老金。但是养老金的领取标准各地并不相同,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相对来说领取的标准要高一些,而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基本上每个月只有100元上下。
坦白说,靠养老金来维持农民的养老生活是不现实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老人养老问题主要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养儿防老是过去传统的风俗习惯,但仍然会起到主导作用。不过对于现在的农村来说,依靠家庭养老难度越来越大。因为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打拼,平时家里面只有留守的老人,年轻的子女根本无法照料他们的晚年生活。再加上一部分老人不愿意到城市里面来生活,所以他们的晚年非常孤单寂寞,心理层面的需求可能大于实际生活需求。这一点大家一定要重视,老人年纪大了,对吃喝等现实需求已经没有太多的想法,其实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关怀和慰藉。
除了家庭养老以外,在农村配套公共养老服务设施以及医疗服务设施,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年纪大了,人就容易生病,而能够配套比较齐全的医疗服务资源,将极大提高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与此同时,配套公共养老服务机构,也是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一大办法。因为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外面打拼,平时他们没有办法照料老人,可能只能将老人送到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让彼此熟悉的老人们住在一起,同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晚年的心灵寂寞。
另外,除了公共养老服务之外,农村还应该大力支持鼓励建设民营养老服务机构,让整个社会的力量都参与到农村养老事业之中,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品质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再过5年,我们就将进入到中度老龄化社会了。农村60岁以上老人准备好了吗?你打算如何养老?欢迎在下面留言,说说您的观点。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