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农村老人临去世时为什么儿女一定要在身边?
2021-01-26 19:52  浏览:2823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养老送终啊,这问题问的,难道城里老人去世时,就没有儿女在身边?

在农村里一般在一些迷信的问题上,表现的明显更重一些,比如。

嘴巴没有合上,是有想吃的东西没吃上;眼睛不闭上,代表了想见的人没见着!

半个月以前,我本来的大娘去世,从我大娘生病到去世,我堂妹在我大娘身边出现的次数有限,更谈不上能在病床前伺候了,而且更让我们家里人上火的是,堂妹回家还是被叔叔电话给催回来的!

结果我堂妹刚回家,半夜我大娘就走了!

用我堂姐的话说就是:

等着见到二闺女了,才甘心闭上眼!

养老、送终,这在老人最后的时间段里,任谁的陪伴肯定也不如儿女重要,交代后事、遗产分配、或者其他什么言语叮嘱,“回光返照”的那刻,看不到想见的人,闭上眼怎么能甘心?


全国各地虽然习俗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定会让老人干干净净,穿着新衣服走!这个活除了儿女,恐怕无人愿意沾这个“晦气”!

在我们山东这,一般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儿女会为老人擦擦身子,然后将老人生前穿的衣服脱下来,然后换上“寿衣”,再送去火葬场!

给老人擦身子、换衣服,这个即便不是儿女,也是至亲来做,没有外人去自告奋勇的干这个活!

就连安放老人遗体的“灵屋”,一般人都是敬而远之,能不进就不进!

陕西延安还有一个风俗,老人咽气后,儿孙或者后辈要将老人背出窑洞,看看天以后再背回窑洞里,如果儿女不背,就视为不孝!

除去这些事情的处理外,儿女尤其要“撕心裂肺”的哭:“娘啊,不要丢下我一个人走…”、“爹啊,你咋这么狠心…”(总归是这个意思!),

越大声越好,就代表了越孝顺!

这个,除了儿女谁能干?

所以,在农村里,还有一种专门做这个事情的,一般儿女不做的就雇专业的人!

像2020年5月2日,在江苏溧阳发生的“保姆坐死老人”一案中,保姆想要挣的也有指点老人儿女为老人办理后事的钱!


家庭养老一直是我们国家传统的养老模式,而且在殡葬文化中,“送终”有着比“养老”更注重仪式感的各种程序!

老人临去世的时候,儿女围在身边,自然是为了给老人送终,而且在我们国人的心目中,甚至。

有着比结婚还要繁琐和隆重的仪式感!

这种仪式感里面,渗透着后生晚辈对死者的敬畏,

以及“转世轮回”、“投一个好人家”的祝愿,甚至还用纸钱什么的给离世的人作为另一个世界的花销!

在我们传统的殡葬文化里,有“守孝三年”的说法,比如封建王权的时代里,官员只要接到父母离世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要回家“丁忧”,一般都是近三年的时间,就是将父母养育儿女的前三年时间还回去!

现在的人不讲究这些,一般丧假也就三天的时间!

所以,都是尽可能的在老人离世之前能够赶到老人的面前,见最后一面!

就在前天曝光的一个在上海打工的山东人,因为父亲离世请假的问题被单位辞退,引起了网友的一路口讨笔伐,

这可以看出这个“最后一面”的分量在我们国人的心目中有多重要!

可能有各种理由不养老,但是却没有理由不送終!



发布人:fa09****    IP:139.201.2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