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飞
钱这个东西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有钱人来说,钱多钱少只是一个数字,马云曾表示对钱不感兴趣。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多挣点钱就能让自己以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能够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想要在如今这个处处花钱的时代过得好些,只能趁年轻好好努力。有能力的自己创业,能力不足的只能自己上班赚钱了。
那么大家有想过到我们60岁的时候,需要存多少钱才能过上体面的养老?或许,已经成为职场主力军的90后认为现在考虑这些还为时过早。毕竟,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岁,女职工50岁,女干部55岁,甚至再过不久还要延迟退休,因此,很多人觉得离退休还很远。
事实上,年龄最大的90后已经年满30岁了,最大80后也已年满40,也就是现在30岁、40岁的人等到还清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正好退休了,这样一来你还觉得这个问题离我们很遥远吗?而从目前的国情来看,我国的养老方式有三种。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父母养老肯定是养儿防老,一家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生活在一起,年轻人照顾老人,直到老人去世。然而年轻人们也要为自己的事业和小家庭奔波,背负着住房和汽车贷款,一旦父母生病住院,家庭开销会更大,甚至根本没有能力、没有时间去照顾老人。
对于这种养老方式,我国著名主持人也曾表示,这几乎不可能。他表示不是因为孩子不孝顺,而是因为一对夫妻可能要赡养4位老人,而现在四代同堂的家庭也不说,也就是说一对夫妻可能要赡养五六位老人。所以现在完全靠子女养老,基本是不现实。
有人说,子女靠不住,现在国家不是有社保吗,社保有养老金可以领,养老金至今也连续16年上涨,而且社保里面的医保也可以报销看病,这样一来,至少经济上不要子女们花钱养自己了。这个说法虽然没错,但现实中,社保并不能完全保证我们养老的经济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像是公务员与国有企业当中的退休人员才可以获得更多的养老金,现在大多数人每月的养老金只有一到两千元,像是城乡内的民众所缴纳社保的人也只能领取到很少的养老金,最低每月仅有两百。数据显示,我国参保养老保险的人数有9.67亿,其中5.32亿都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占比为55%,因此,能拿到高额养老金的人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养老金并不多,只靠养老金生活也是不现实的。
其次,除了日常开销,老人们最担心还是看病吃药,毕竟年纪大了,各种病都会慢慢显现出来,即便没有大病,小病、慢性病估计多多少少都有会有一点,每进一趟医院,都得花不少钱。医保虽然能减轻老人们不少的看病压力,但是,医保的报销范围是有限的,而且也不是全额报销,自己还是得出一部分钱。我国医保还分为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待遇也不相同。所以退休后养老,靠子女不现实,靠社保也不能完全放心,还是得自己存一笔钱。
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有限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中国一线城市,人们需要有400万元的存款才能获得体面的养老,或者说是“养老自由”。400万现金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遥远的数字。有网友表示,退休后别说拿出400万元,恐怕连20万元都拿不出来,真是不敢老了。
当然,实现“养老自由”需要多少钱,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毕竟,不同的人。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消费水平,但对大多数人来说,400万的养老金值得可以说是很高了。不过中国某养老金融机构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退休储蓄最低标准为50万元,有超过70%的人表示退休储蓄在100万以下都属于是正常情况。在很多内行人看来,这篇报道相对更准确,更适合中国的老百姓。
我们的存款至少要50万元,退休后我们才能实现养老的自由。不过,还是有人认为50万元有点太多了。我们不妨来算一下账,按15年的养老时间计算,每年约3.3万,每月花销约2750元,是不是感觉有存款50万也不算多呢?
其次也不能用现在的情况来谈以后退休的年代,毕竟,以前那个年代的老人基本都对消费没太大欲望,而90后就不一样了,大家都过惯了大手大脚花钱的日子。而且等到90后退休的时候,未必会跟不上以后时代的发展。毕竟,90后这一代都是在见证互联网崛起的人,也都适应了高科技时代。这也对我们将来接触新事物会有帮助,所以我们的消费水平不会和现在一样。
最后货币在不断贬值,因此根据内行人的建议,即使普通人有养老金,存款也至少要有50万元,这样才能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
本文由企业先锋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