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确实也有许多人还没有筹划养老保险。有的人是打算退休前积攒一笔钱用于养老,说实话还是交一份养老保险养老吧,指望攒钱养老不确定性因素很多。
距离退休还有20年,现在开始攒钱,攒够100万元。知道每年需要攒多少钱吗?如果按照每年4%的投资收益率复利计算,以每年定额本金为确定攒钱额度,每年需要积攒33590元,平均每月需要攒2800元左右。
每年攒1万元,按照4%的利息计算,到20年可以积攒297781元。
每月强制积蓄2800元,虽然对于月工资3500元的我可能攒不出来,但确实也有不少人能攒得出来。如果能坚持下来,20年攒100万,没有问题。
可是,我们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不确定性的问题。每个月真的能够固定攒下2800元吗?万一遇到各种意外支出怎么办?比如说时不时的人情世故支出、大病需要医疗费,甚至买车买房等大额支出。如果说自己已经积攒下了一部分积蓄,还能强制自己不动用的情况,对自律能力是需要相当高的要求的。
参加养老保险不一样,缴费以后个人想动用都不可以。除非失去劳动能力,可以提前办理退休或者退职或者病残津贴等等。可是40岁了,如果我们突然失去劳动能力,未来积攒不下养老金怎么办?而参加养老保险,如果已经缴费满15年是可以提前退休的。
当然,强制积蓄这也是养老保险的缺点,自己真要急用还不能用,也影响了人们参保的积极性。如果能够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使用方面放宽政策就好了。
第二,是通货膨胀的因素。通货膨胀因素一般可以从生产者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零售物价指数等方面反映。另外,还要从人们的收入水平方面考虑相对贬值的问题。
未来我们国家的GDP增长速度还能稳定在5%~6%以上,居民的收入增长水平也会维持在相当水平。
20年后的100万,或许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三四十万元。这些钱能用来养老吗?真的有些难。
未来规划每月3000元的养老金,仅仅相当于现在1000多元的话,肯定是不够养老的。
第三,长寿的风险。虽然很多人看来长寿是福,但实际上很多种情况下长寿也是一种风险。尤其是我们仅仅依靠积蓄养老的情况下。钱花没了、人还活着,这也确实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7.3岁,其中女性的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像北京、上海等一些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83~84岁。
即使达到了预期寿命,至少也还有50%的人会健在。所以,一般来说我们至少要准备30年的养老金,尤其是女性预期寿命比男性还要长得多。
攒养老金的话,我们还需要再考虑通货膨胀的问题。我们现在用自己的积蓄攒养老金,等到50年后究竟值多少钱?真的需要打问号。
所以,并不建议自己攒钱,除非我国未来物价跟美国、日本一样几十年没有多少变化。那种情况下人们的工资也不会有多大变化。
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养老待遇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退休以后,还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年年进行调整。像我岳母,退休时养老金只有390元,现在已经超过了3000元。所以,还是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更划算。至少有国家保障我们的退休待遇,而且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