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预付养老涉隐秘“违规融资”,预付床位费不妨代收代管
2021-05-15 23:39  浏览:128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数年前,一家养老公寓推出认购养老服务卡项目。该服务卡分为“爱心卡”、“吉祥卡”、“铂金卡”、“钻石卡”四个等级,对应金额为2万元、3万元、5万元、8万元。根据认购金额不同,老人可以享受9.5折-7.5折的床位优惠。销售人员同时承诺,购买养老服务卡后还能享受7%-10%的补贴,领取旅游优惠券等福利,且3年后可退还预订床位费。


据报道,从2016年起至2020年,730余名老人用自己辛苦攒下来的养老钱,通过与宜昌市七彩阳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养老服务合同的方式,以一个床位2万元到8万元不等的价格,预订养老公寓的床位。但截至目前,仅有30余人实际住进养老公寓。对于剩下的老人来说,养老公寓没住成,养老钱也面临着拿不回来的风险。截至4月30日,七彩阳光公司承诺兑付的床位费,还有超过4600万元未按约定兑付。


2020年,宜昌市西陵区相关部门紧急介入调查此事,并成立处置工作专班。西陵区民政局局长王毅5月9日表示,帮老人追赃挽损是工作专班的首要工作,目前,民政、金融办、公安、法院等部门正在对涉事公司的资金流向和公司负责人名下资产进行调查。如今,半年时间已过,老人们的养老钱仍然没有着落。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预付养老涉隐秘“违规融资”事件,无疑敲响警钟。对此,有人可能会说,应全面取缔这种养老模式。没错,好端端的养老行为,竟然如同融资骗局一般,数百名老人把“棺材本”都拿出来交了床位预订费后,不仅面临养老公寓没住成,养老钱也面临着拿不回来的风险,确实应该彻查到底,严惩责任人员,而为了避免类似事件上演,还应坚决取缔预付养老模式。


不过,不能不出问题则罢,一出问题就一根子打死。一来,这年头预付模式经济比比皆是,比如美容美发预付费消费,消费者还能从中获得较大幅度打折优惠,还是受市场青睐的,预付养老显然有其合理性;二来随着老龄化加剧,养老机构需求增加。国家层面也先后下发多个文件鼓励不同形式、不同层级的养老机构发展。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目标,并要求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2013年和2015年,国务院和民政部又相继下发文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也是在这段时间,大批民营企业进入养老行业,预付床位费也作为一种融资模式被大量使用,可谓有需求就有市场,想当然不能彻底铲除。


事实上,发生预付养老涉隐秘“违规融资”事件,除了涉事养老公寓自身存在问题之外,也有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预付养老作为新生事务,没有现成经验可谈,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更多的是,处于探索阶段,职能监管部门对风险防范意识没有提前预估,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机制,很可能存在监管漏洞;另一方面,而为了发展壮大民营养老事业,尤其是出于政绩需要,更有可能鼓励民企创办养老企业,导致人为放松监管,一旦企业管理不到位,资金链断裂,不出问题才怪。


由此看来,不是预付模式经济不可有,也并非预付养老不能涉足。关键是,要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切实加强监管。具体而言,实行审批制,必须取得相关部门批准,才能开办预付养老公寓,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监管,确保筹集到的资金用于提升养老服务方面,而不能挪作他用。


当然,为了更好的确保“专款专用”,或者说为了以防万一,不妨采取地方财政部门代收代管策略,由财政部门代收养老预付床位费,然后根据养老企业的筹建进度或经营状况,严格按步骤分批划拨使用,从源头上避免养老领域的非法集资问题出现。


最近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养老事业面临更大挑战,更应该鼓励不同形式、不同层级的养老机构发展。


说到底,预付养老涉隐秘“违规融资”,千真万确该治理,但不能一封了之,对于预付床位费,不妨采取财政部门代收代管策略,进行严格规范管理,从源头上避免养老领域的非法集资事件上演。


发布人:ba8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