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潍坊日报头版头条!聚焦奎文民生实事!
2021-08-24 02:14  浏览:82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8月23日


潍坊日报头版头条以


《细处着眼 扎实作为 奎文区聚焦“老小弱”办好民生实事 》为题


专题报道奎文区办好民生实事的经验做法


并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


对我区治理空中飞线


消除安全隐患


为老百姓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进行报道




奎文区的王师傅在福寿东街与早春园南巷路口开了一个维修小摊,住在早春园小区的刘先生来配钥匙。刘先生说,便民服务摊点一方面方便了老顾客,另一方面也帮助一些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去年8月底,奎文区流动摊点经营者都收到了一份来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告知书,要求“三修”(修车、修锁、修鞋)流动摊点统一在划区区域经营,不得占压盲道、绿化带、停车位。该区通过摸底调查,对全区69个“三修”摊点进行了规划,并据此对外公布了一份“三修”地图,方便有需要的群众。




奎文辖区“小三修”摊点


学史力行,就是在为民办实事中扎实作为。奎文区以学党史、践初心、惠民生为落脚点,聚焦一老一小和弱势群体,从最突出问题抓起、从最困难群体入手,办好惠民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老年人需求,办好幸福养老实事。为全力破解老年人就餐难题,该区全面推广建设助老食堂,为空巢老人提供就餐便利。引导餐饮企业承办社区百姓食堂,对经审核并正常运营的社区百姓食堂给予10万元一次性建设补助、4至10万元不等的运营补助。截至目前,奎文区已建成15处百姓食堂,每天近500名老年人在社区百姓食堂就餐。推行试点智慧养老,探索建立“1+N+N+6”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体系,街道层面建立1个街道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N个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站、N个小区养老服务驿站,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以“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急、助医”为主的6项助老服务,纳入平台管理的老年人只需一个按钮就可解决日常护理、一日三餐、医疗保障、物业维修、物品购买等多种服务,子女也可通过手机APP实时关注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开展独居和空巢老人关爱项目,为独居和空巢老人安装智能水表,老人家中12小时内没用水或者用水量超过100立方米,智能系统就能向社区发出预警,社区工作人员就会第一时间上门查看。运行不到一个月,就为100多户老人提供500多次关爱服务。为260名失智老年人发放防走失定位手环,为失智老年人保驾护航。8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头条报道了奎文区为独居老人安装智慧水表系统的民生实事举措。




8月7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头条播出了《【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小康梦圆】人民的城市 百姓的幸福乐园》节目,节目中报道了潍坊奎文区为独居老人安装智慧水表系统的民生实事


聚焦家长关切,办好教育为民实事。为解决家长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烦心事,该区教体局牵头,根据家长需求,由学校提供课后延时服务。该区2000余名教师参加课后延时服务,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开设各类课后服务课程686门。全区33所中小学、2.7万名中小学生参加学校课后服务。同时,通过“中央厨房+学校食堂”模式,为在校师生提供午餐、课间餐配餐服务,实现校校全覆盖。课后延时服务专项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保证服务质量。在中小学、幼儿园校门旁设置小白棚、遮阳棚、遮阳伞、休闲座椅、温馨书架等“家长等待区”106处,附近的居民和环卫工作者也有了歇脚、喝水的地方。




樱园小学附近的遮阳棚


坚持以人盯人、制度管人、教育化人、技能强人筑牢溺水安全防线。全区建立6008个家校联防小组,全区1000余名社区干部、老党员、志愿者组成巡逻队,开展巡河检查,织密防控网,实现了学生溺水事故“零发生”。


聚焦弱势群体,办好惠民便民实事。提高环卫工人待遇。为辖区1151名一线环卫工人普涨工资,对露天作业岗位的一线保洁人员每月再增加100元。对车辆驾驶员等专业岗位人员工资再增长10%。通过薪资调整,奎文区一线环卫工人月平均工资涨幅超过620元。选取16家定点餐铺以及1家公司8个餐点进行早餐配送,为园林环卫工人提供营养早餐。优化“小三修”摊点管理。对辖区69处“小三修”摊点位置、经营范围重新进行确定,实施划线管理,多渠道向社会公布,既解决了“小三修”师傅生计问题,也方便市民生活需求。8月9日,人民日报以《让“小修小补”便民服务跟得上》为题聚焦“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对奎文区“小三修”便民摊点服务管理经验做法进行报道。延伸文明实践阵地。将工作“触角”从城市社区向小区延伸,发挥老旧小区“红色物业”全覆盖的体系优势,同步建设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270余处。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生活照料、文化活动、法律援助、便民维修等各类服务项目,打造“精准化”的小网格志愿服务。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惠及群众5.6万人次,基层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




8月9日,人民日报以《让“小修小补”便民服务跟得上》为题,聚焦“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其中对潍坊市奎文区“小三修”便民摊点,服务管理经验做法进行报道。


治理空中飞线,保障居民安全。8月22日上午10点,秋风吹来一丝丝清凉。在奎文区北海路街道北胡社区农信宿舍,居民张爱霞刚给电动车充上电。插口就安装在自家楼底下的车棚里,到了设定时间自动断电,下雨时也不用担心电线短路,她很满意。一眼望去,100多米的车棚干净整洁,几十辆电动车在静静地充着电。




“红小二”队伍工作人员在南胡小区整理小区杂乱线路


“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张爱霞在这里住了十几年,深有感触,“大家原先都是从自己家接线下来充电,最多时,几十条‘飞线’从天而降,跟蜘蛛网一样。”


“很多居民把电瓶车作为代步工具,但在一些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小区,充电成了问题。居民安全意识不强,便会顺手私拉电线,满足用电需求。但实际上私拉电线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一旦线路过热或老化很容易引发火灾,将严重影响居民的居住及安全环境。”北胡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宋盼盼向记者介绍。她说,为了保障居民居住安全,社区工作人员对每栋楼进行地毯式排查,并上门进行劝导宣传,让居民自行拆除充电线,并通过建设充电桩满足居民的电动车充电需求。


在广文街道文化路社区的南胡小区,“飞线”蜘蛛网没有了,道路宽阔洁净,小区干净了,便民服务精准到位。广文街道文化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古娜说:“居民充电使用的电线质量参差不齐,私拉电线充电,致使电线长时间在室外风吹日晒,容易氧化发生漏电,非常得不安全,也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线缆专项治理行动,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功能品质,事关城市形象美誉。“在开展线缆专项治理过程中,我们积极发动小区党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物业人员、志愿者为主的‘红小二’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不定时巡查,通过大力宣传,为居民讲解‘飞线充电’安全隐患,同时盘活小区闲置空间和废弃空间,为居民规划建设伸缩雨棚、充电车棚等,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古娜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排查力度,将线缆整治工作持续化、常态化,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打造平安、和谐、幸福的居住环境。”古娜表示。




疫情防控小知识


发布人:fa77****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