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第一个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地区,上海市的行政效率再一次令其他省份的退休人员羡慕不已。
5月12日,上海市公布了2021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每人每月增加70元;二是以2020年12月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每月增加3%(按企业办法计发养老金的人员,以本人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按机关事业单位办法计发养老金的人员,以本人退休时职务职级对应的同职务职级人员平均养老金为基数);三是2020年底前女年满60周岁、男年满65周岁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20元。
定额调整上,今年增加的金额是70元,相比2020年减少了5元。
适当倾斜上,今年和2020年相比并没有任何变化。
挂钩调整上,今年上海市的政策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挂钩调整只与基本养老金挂钩,并没有与缴费年限挂钩,那么这个变化对于退休人员来说是好是坏呢?
对于上海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来说,其实挂钩调整上并没有什么变化。
2019年,上海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的调整政策是分开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挂钩调整方案如下:
综合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和平均养老金水平两项因素,按本人退休时职务(职级)对应的2019年12月同职务(职级)人员平均养老金为基数,每月增加3.5%。
可以看到,2019年上海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挂钩调整中,没有与缴费年限挂钩的内容,所以2020年的政策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化。
当然因为挂钩调整比例的下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水平会下降,这个是受到国家层面总体的养老金调整水平下降影响。
而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来说,挂钩调整政策的变化是比较大的,2020年挂钩调整的政策如下:
按本人职保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1.5元,不足22.5元的按22.5元计算;以本人2019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3%。
2021年,因为国家要求“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所以相比2020年,企业退休人员与缴费年限挂钩部分取消,与基本养老金挂钩调整的比例上升。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种变化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的影响。假设如果企业退休人员2021年的挂钩调整政策如下:
按缴费年限依然是每满1年增加1.5元,以本人基本养老金为基数的调整比例和机关事业单位一样也下降0.5%,改为增加1.8%。
那么对于工龄15年,养老金2500元的退休人员来说,按照老政策调整增加的金额为1.5*15+2500*1.8%=67.5(元),按照新政策调整增加的金额为2500*3%=75(元)。
对于工龄25年,养老金4000元的退休人员来说,按照老政策调整增加的金额为1.5*25+4000*1.8%=109.5(元),按照新政策调整增加的金额为4000*3%=120(元)。
对于工龄35年,养老金6000元的退休人员来说,按照老政策调整增加的金额为1.5*35+6000*1.8%=160.5(元),按照新政策调整增加的金额为6000*3%=180(元)。
我们再假设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缴费年限短,缴费基数高:
对于工龄20年,养老金6000元的退休人员来说,按照老政策调整增加的金额为1.5*20+6000*1.8%=138(元),按照新政策调整增加的金额为6000*3%=180(元)。
可以看出对于这类群体,取消与缴费年限挂钩后,调整增加的养老金会高出不少。
第二种情况是缴费年限长,缴费基数低:
对于工龄35年,养老金3000元的退休人员来说,按照老政策调整增加的金额为1.5*35+3000*1.8%=106.5(元),按照新政策调整增加的金额为3000*3%=90(元)。
对于这类群体,取消与缴费年限挂钩后,调整增加的养老金反而变少了。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上海2021年养老金调整取消与缴费年限挂钩,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来说,其中缴费年限短,缴费基数高的群体在这次调整中是受益的;而缴费年限长,缴费基数低的群体是吃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