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存钱给自己养老13年,老无所依,不靠子女的晚年,远比你想的凄凉
2021-05-26 12:10  浏览:11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更多原创作品,欢迎点击左上角关注




文 | 我是田喵喵


原创 作品· 抄袭必究


有人说,中国,生的问题还没解决(二胎),死的问题又来了(养老)。


据统计,中国现阶段老龄人口有2.6亿,预计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50年,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30%。




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国内养老体制没有西方国家完善,“养儿防老”这一传统观念也在现在城市化的发展下不断受到冲击。


子女异地或异国生活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两代人分居两地,抑或是婆媳矛盾等,很难让老人的晚年一直和年轻人同一屋檐下生活。


可现代年轻人也压力大,刚结婚生孩子那几年,如果老人不愿意帮忙,那么夫妻俩至少就得有一个回归家庭,两个人赚钱变成一个人赚钱的话,几年下来家庭生活质量就会大幅下降。


其实,老人觉得“孩子靠不住,晚年还得靠自己”,也能说得过去,毕竟多为自己打算,多为自己留退路,是老人该有的智慧和手段。


但倘若在孩子最需要帮忙的几年,老人本来也退休了没什么事情做,还不愿意帮忙的话,确实也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照顾月子、带孩子,也是和儿子儿媳之间的情分。




总有人说,做再多结果还不是一样,老了还不是没人管。


其实说这话的人,太低估了人的感情,高估了钱的作用。


人到晚年,钱固然重要,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可比孤独的一人面对四堵墙壁,好得太多,更何况生病住院的时候,还不得指望孩子。


说到底,一个人晚年生活过得好不好,多跟年轻时候积攒下的福报脱不开关系。


所谓风水轮流转,千万别在儿媳最需要帮忙的那几年,落井下石,说出“你别指望我,我老了也不靠你”这样的话来,毕竟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以后是否真的不需要靠孩子。


以下,一起来看看一位70岁老人的哭诉:“存钱养老13年后,老无所依。”


那些不靠子女的老人,都后悔了吗?他们如今的结局,可能远比他们当初想象的凄凉。




一位老人的自诉:“存钱养老13年后,我后悔了”


今年70岁的李姨,可以说是一位人人羡慕的老人。


年轻的时候就经常出国旅游,经济无忧,儿子在外地成了家,儿媳妇坐月子、带孩子,靠的都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李姨两口子从来不插手,可以说连亲孙子都没抱过一下。


她怕抱了以后儿媳妇赖上她,所以哪怕来到儿子家,也会说自己腰痛,带不了娃。


但在经济方面,多多少少也是又给儿媳妇一些支持的,因为这点,儿媳妇对她没什么怨言,却也没什么好感,扬言以后养老一定不会管她,但也不会拦着她儿子管。


一家人也不是没有讨论过养老的事情,李姨也曾挑明了跟儿子儿媳妇说,以后两口子会去养老院。因此退休后也一直在做投资存钱养老。


13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去年,李姨的老伴生病了,李姨上了年纪身体也吃不消,打电话让儿子回来,儿子碰巧在国外出差,她战战兢兢打给儿媳,意料之中被拒绝了。


于是她只能请了护工,很多事情亲力亲为,孙子跟她也没什么感情,看着周围病床的儿孙陪着,这里却只有孤零零的两口子,李姨心里不是滋味。




老伴的身体日益衰弱,他跟李姨说:“等我走了,你一个人去养老院,会不会不习惯?要不,把我们的积蓄都给儿子,让他给你养老。”


李姨泪眼模糊地摇着头,她知道,儿媳妇的月子仇过不去,况且两代人生活习惯不一样,她怕生出矛盾来,和孙子也没有感情基础,强行挤到一起住,尴尬。


李姨说:“孩子大了,他们的家,就不是我们的家了,不必强行挤到一起。你放心,如果养老院待不惯,我就早点来找你。”


说完,老两口紧紧地抱在一起,以泪洗面。


不得不说,李姨两口子感情还是很好的,但人生在世,谁也无法预料老伴是否能陪我们走到最后,生儿育女,为的不就是让自己的人生有盼头嘛。


可儿子成家了,他也就不是一个人了,没有搞好和儿子小家庭的其他成员的关系,自己的晚年也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李姨说:“原以为有钱就能保障晚年的生活,可是我错了,存钱养老13年后,才发现钱的用处不大。”


如果我当时多为他们考虑一些,帮忙照顾儿媳月子,带孙子,可能今天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




终于理解了中国父母,为什么一辈子都在为孩子


一位朋友的父母,在他刚结婚买房的时候,老两口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后来孩子买车、生娃,只要孩子有需要钱的地方,只要两位老人手里有钱,他们就会毫无保留地给予。


后来,孩子出生了,父母过来帮忙带,婆媳矛盾不断,但老人也是能忍就忍,儿媳妇也懂得反思,两代人慢慢找到了适合彼此的生活节奏,夫妻俩一直工作,小家庭的经济也蒸蒸日上。


我说你父母怎么这么傻呢?自己手里一点钱都不留?他点点头。


我说你父母来到这边无亲无故的,不会不习惯吗?他说当然会不习惯,但老人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照顾孩子,每天家里的事情忙个不停,也就没空伤春悲秋了。


当然,不是鼓励父母无条件帮助孩子。就像我的这位朋友,在他们每一次最困难和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五十多岁的父母都能挺身而出,出钱出力。


一方面不仅实现了家庭经济最大化,还让小家庭的生活快速走上正轨;另一方面不仅培养了婆媳感情,经过几年的相处孙子也特别爱爷爷奶奶。




当孩子争气,当父母无私;当父母的大局观,战胜了心里的那些小九九;当儿子儿媳懂得尊重老人并懂得感恩;当两代人各司其职,配合得很好的时候,其实受益的是三代人。


父母与子女,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其实是无法割舍的,不管老人帮不帮忙带孩子,儿子不能陪伴在老人身边尽孝、和老人多一点相处的那种愧疚感、自责感是有的。


大部分的老人,也都会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老人帮忙带孙子,让儿媳妇回归职场,其实不仅保证了小家庭的经济,更给了三代人相处的机会。也许这个时间就是这么几年,但其中的恩情和感情基础,足以保障老人的晚年被儿子儿媳尽心尽力地安排好和照顾。


当然,这个方案并不适合所有人,却也是当今社会最普遍的家庭模式,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实现小家庭经济最大化的途径之一,孩子在身边、不影响工作,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婆媳矛盾就不过是小事一桩了。


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痛苦,但结果也会比较让人欣慰。钱财固然重要,但子孙才是晚年的精神寄托和得力帮手,你说对吗?




-END-


你的婆婆会帮你带小孩吗?


你又是怎么看待老人存钱给自己养老,并扬言晚年不指望儿子儿媳的?


#情感#


发布人:6433****    IP:106.39.3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