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子女都外出打工,对于留守老人的养老会有什么影响呢?其实这是一个普遍化的社会现象,绝大多数的农村子女他都会选择外出打工,无论是有没有学历部分人群可能考上大学,然后大学毕业以后就留在了城市里面,工作是不会回到农村的,当然就算是没有考上大学,一般情况下在农村,上完初中或者说高中毕业以后,那么也是会留在城市里面,工作是不会回到农村的。
究其根本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收入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在农村老家种地产出的农作物亩产量是非常有限的,也就是说这个收入是非常有限的,它不可能再高,而且整个一家人如果守着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是不可能富起来的,甚至来说解决温饱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说宁愿去城市里面打工,宁愿拿着低额的工资待遇,相对于农村老家呆着,那么收入水平自然是比较高的。
这就是相当一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会选择进城务工的根本原因,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在农村地区剩下的人就是老人和孩子,当然孩子是要上学是没有到达打工的年龄,他没有具备16岁的工作年龄,所以他只能够选择在农村老家,跟自己的祖辈一起上学,直到自己考上大学,离开农村老家可能也再也不回来了。
但是老人则不行,老人是几乎他不具备离开农村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一方面是年龄问题,另外一方面是身体问题,由于年龄偏大可能找工作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身体因素,他不可能再去工作,比如说过了60岁以上甚至更大的年龄,肯定是不具备打工的条件,所以说往往只能够留守在农村地区。
但是当自己身体条件好的时候,完全是能够生活自理的时候,其实对于养老问题也都能够解决,毕竟身边也不需要人照顾,自己就可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但每个人都有真正老去的那一天,如果到那个时候生活已经不能自理,那么未来的养老该如何解决呢?这确实是摆在很多农村老人,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
其实我认为在当下解决的方案有两种,第1种那么就是我们去投奔子女,跟着自己的子女,在城市里面居住和子女一起陪伴时的养老,这是一种解决办法。因为有的子女他可能虽然说没有回到农村,但毕竟还是在本市内,所以离的其实并不是很远,那么完全是有这样的条件来进行投奔。
另外一种就是很多农村地区现在实行了这种敬老院,或者说是老人照料中心这样的一种模式,那么通过进入到农村地区的敬老院,或者说老人照料中心来实现养老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一层面要通过经济上,需要子女的支持才能够解决。
感谢阅读,每天讲讲退休知识那点事,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