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向上的日子不好过,人老了更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到了晚年,自己没有积蓄,又没有退休金,只能伸手向子女要钱花,即便是孩子比较孝顺,自己也不能随心所欲想要买什么就买什么。如果一个老人自己的退休金花不完,还有剩余的钱接济孩子们的生活,那就又是不一样的感受了。
所以,我们的上一辈的人对于工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都是非常看重的。一旦端上了铁饭碗,老了以后有退休金,晚年生活就比较有保障了。可是退休以后,老人们的退休金有多少,年轻的时候从事的工作不一样,得到的退休金也是不等的。
有人把老年人的退休金也分出来了三六九等,快看看你是处在哪个级别的。
退休金分出来了十个等级,一级是退休年收入百万以上,最后一级是年收入0.5万以下,十万到二十万的就是五级,六级的退休金年收入在5万~10万之间。不难看出,如果老人的退休金年收入在中游水平,就已经可以衣食无忧过比较有品质的晚年生活了。
退休金六级以上,老人过得比较惬意,但是大多数人不能达到。
刘大妈是一名退休教师,她每个月有三千多的退休金。老伴儿的退休金大约比她要多一倍,两个人加起来大概一个月有一万多块钱的收入。刘大妈有一儿一女,都已经结婚生子了,没有什么经济上的负担。虽然退休工资不低,但是刘大妈夫妻还是比较节俭的,平时吃穿用度都很有计划,从来不会浪费。
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刘大妈会安排一次旅行,和老伴儿趁着身体还比较硬朗,到处看看走走。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他们会储存起来,想着等自己有点什么事情,可以自己解决,不至于拖累孩子们。就算不能大富大贵,像刘大妈这样的晚年生活已经是很让人羡慕了。
有很多老人工作一辈子,继积蓄都给儿女成家立业用光了,自己的退休金很微薄,并不足以支撑平时的日常生活开销,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不过也有的老人虽然腰缠万贯很富有,但是孩子为了争家产打得你死我活的,老人的日子也不见得就过得多么幸福。所以人到晚年的生活是不是幸福,有钱和没钱也不是唯一的标准。
想要拥有晚年幸福的生活,需要在年轻的时候就做好这几个规划,等到我们老了以后,生活才能幸福快乐。
第一:父母要注意保养身体,拥有一副健康的体格。
老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就算是再孝顺的孩子,要是长年累月照顾生病的父母,他也会有心烦气躁的时候。
所以,很多老人身体健健康康的,自己享受生活不说,让孩子也可以安心工作。而且父母身体健康还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家庭,一般的时候矛盾也会比较少。
第二:把孩子们教育好,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
我们的老家有一位大爷年轻的时候是做房地产生意的,是个很有钱的人。但是,因为疏于对孩子的管教,他的两个儿子都很不成器。两个人虽然已经也岁数不小了,但是整天就知道啃老。
孙子、孙女们上学、结婚、买房买车都伸手来向爷爷要钱。而且分不均的时候,兄弟俩还经常来找老爷子打架。后来,老爷子早早地生病去世了。左邻右舍都说,老人就是被这些不孝的子孙活活给气死了。
孩子如果不争气,父母有座金山估计也会被败光。人到晚年,本来是应该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可是如果孩子们不上进,只惦记着啃老,父母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不够他们算计。整天你争我抢的发生矛盾,老人的生活也不会幸福。所以,父母把孩子教育好,才是是最大的一笔财富。
第三:父母要经济独立,不能只依靠孩子。
七十多岁的王大爷还没有退休,他自己经营一家小超市,和老伴儿每天都是忙碌又开心。年轻的时候没有正式的工作,也没有交社保,虽然有一点点积蓄,但是王大爷也不愿意坐吃山空。他说,趁着自己还能动,挣一点算一点,等挣不了钱了,再依靠孩子们也不晚。
王大爷有一套住房,手里有一部分积蓄。儿女们平时不会花他的钱,还经常会给他打钱。王大爷打算等自己干不动了,就卖了房子去养老院。虽然孩子都挺好的,但是自己也不愿意成为他们的累赘。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喜欢存钱,但是到了老年阶段,自己手里没有积蓄,只依靠儿女也是不太好的,毕竟孩子们的压力也很大的。所以,能自己挣钱的时候,多挣点钱,多攒点钱,经济独立也是老年人生活幸福的必要条件。
朝阳很美,夕阳也很红,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想办法过得精彩,我们才是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