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为什么“你”算的养老金,总是与实际的上涨额度不一样?
2021-06-17 06:38  浏览:86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随着公布养老金上涨方案的省份陆续增加,一些网友后台私信询问自己的养老金上涨多少,出于热心帮忙,有闲暇时间会帮大家计算一下。但很多网友回馈的信息,是算错了,与实际上涨的额度有一定的偏差,三个原因告诉你为什么。




1.参保年限(工龄)不准确。


大部分人在告知参保年限的时候,都是一个大概数,并不是特别精确,这就造成了一定的偏差。举个例子,你的实际参保年限(工龄)是27.3年,也就是27年零三个月,四舍五入的习惯,会被说成27年或者28年,多一年或少一年工龄,在不同省份养老金上涨过程中,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差距。




2.一部分“特殊”待遇,不计算在基本养老金之内


一些朋友在告知基础养老金的时候,把各种补助算入其中。比如,企业的企业年金,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职业年金,北方的取暖费等等。这些额外的补助,在很多省份养老金上涨过程中,是不被算所基础养老金的。




举个例子,你2020年每月可以领取3000元养老金,其中企业年金为300元,基础养老金为2700元。那么在你2021年养老金上涨过程中,基础养老金只有2700元,按照规定比例上涨,并不是按照3000元养老金上涨,所以这也是有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3.忽略“小数点”


在计算的过程中,为了计算方便,一般都会按照整数计算,基本上忽略了“小数点”的存在,一些地区养老金上涨“有零有整”,将各项上涨的小数点加在一起,也会有几元的偏差。




最后说说个人问题


近段时间,各地区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得比较密集,发稿量也在不断增加,深感疲惫。在帮大家计算养老金的时候,难免会马虎大意,这一点希望大家能够见谅。




其实,自己计算养老金也并不是很难,公式在这里


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基数挂钩两项相加)+适当倾斜(高龄补助和艰苦边缘上去补助相加),结合自己的参保年限和养老金基数,最后也就是你本年度可以上涨的养老金。




还有一些省份,适当向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倾斜,比如河南养老金上涨,调整后养老金不满1000元的退休人员,再加20元养老金,这样的倾斜政策自行加减即可。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满1000元养老金,不一定就会增加20元,因为政策的后半句是上涨20元的同时,不能超过1000元,这也就是说如果你可以领取994元养老金,那么只能上涨6元。




所以,想准确地计算自己能上涨多少钱,首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仔细地阅读文件,确保每一项上涨,都不能落下。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


发布人:09ce****    IP:117.173.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