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段时间保险难做的话题,我这两天有一个新的思考。
那些说保险难做的人,都是哪些人?
我大概总结了一下:喜欢等天上掉馅饼的人。
不是我说你们,客户的需求,你们有深入了解过吗?
就拿今年来说,找我咨询的朋友没有一个是容易的。
他们不是之前买错了保险,就是身体异常很难买保险,虽然他们认可保险,但自己一个外行,光靠自己太难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算是有效客户吗?
有人说我只要健康有意向且还没买过保险的客户。
呵,这句话等于我要买一线城市,地段好,户型好,价格还便宜的房子。
属于完全不了解市场行情,业务员怕是连微信都懒得加你。
这些种种现象表明保险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是竞争激烈的存量市场,必须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
所以,一切回到本质,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
体检报告有问题,就去一个个指标研究清楚保险条款看不懂,就深入浅出,不耐其烦地讲解清楚对比产品看昏了头,就从源头分析需求,了解偏好,科学规划
今年这篇文章,我就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搞懂养老年金保险。
那就是利益演示表
我找了一款产品来举例,大家先看下
黄色方框:退保能拿多少钱绿色方框:身故能拿多少钱红色方框:65岁起每年能拿多少钱
31岁的老王,希望20年交、每年交2万、65岁开始领取。
那么我就会按照这个表来给他讲解(注:利益演示表展示到105岁,篇幅有限,截图仅到92岁)
黄色方框里,是退保金
退保金,又称现金价值,自在人生的现金价值一直伴随到105岁。105岁之前,只要退保就有钱拿。
绿色方框里,是身故责任
自在人生的身故责任,85岁之前都有。不幸身故,可以拿走一笔钱。
红色方框里,是领取金额
自在人生提供的养老金,是每年6万,约合每月5000,从65岁开始领到终身。
光看这些介绍,其实是没感觉的,因为没有结合实际,不知道具体怎么用。
别担心,看完这几个问题你就明白了。
1、隔壁老王刚交了5年保费就身故了(36岁),怎么办?
利益演示表里找答案:
保险公司会赔10万元,相当于把过去5年的保费都还给他了。
2、58岁时,老王急需一笔资金临时周转,怎么办?
利益演示表里找答案:
58岁时,自在人生现金价值高达54万多,只要给保险公司支付一定利息,老王就可以按比例“借出”这笔钱。
目前的政策是,可借出的比例是80%,年化利息大约5%,半年后还给保险公司即可。
这就是所谓的“保单贷款”。(保单贷款具体政策不断变化,以官方最新规则为准)
3、老王刚领了5年就身故了(70岁),怎么办?
利益演示表里找答案:
保险公司会赔902100元。
算上从65岁开始累计领取的30多万,一共拿到120万。
这就是自在人生“保证领取”功能:
如果没领够20年,少领的那几年,都会补给你……的受益人。
4.、老王90岁高龄身故了,还有钱拿吗?
利益演示表里找答案:
从表格里来看,90岁时已经没有身故责任了。
别急,身故责任虽然没了,但现金价值还是有的,只要老王在身故前,亲自退保,就可以拿到90岁时对应的现金价值:
249223元,近25万元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
老王必须明确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且可以亲自操作退保。
如果老王在身故之前没有亲自、及时地操作退保,那这笔现金价值是无法拿回来的。
除非,这份保单的投保人是老王妻子,且妻子健在。
那么即使老王身故了,妻子可以作为投保人,通过退保拿回25万元。
常见的问题主要是这几个,其他的可以私下咨询我。
其实答案不重要,关键是我们意识到了两件事:
第一、利益演示表里的数字是为了解决真实需求而存在的。
身故拿多少钱?急需用钱时可以借到多少钱?退保能拿多少钱?
这些都写的清清楚楚,是板上钉钉的事。
第二、利益演示表能帮助我们更科学地思考
比如,最后一个问题,很多人会想是不是可以让配偶做我的投保人?
它唤醒了你的好奇心,促使你思考。
也就是我常说的保险需要规划,没有经过思考的保险,不配称为保险规划。
对了,有人担心利益演示表是不是真的,因为平时根本就没看到过。
请大可放心,这个表不是我编的,而是招商信诺官方提供的。
当你拿到电子保单就会发现,里面的现金价值表和利益演示表也是完全一致的。
有了利益演示表
可以让你在下单之前,就看穿商品的本来面貌。
至于为什么在产品页面几乎看不到呢?原因无非两个。
第一、利益演示表需要专业解读
密密麻麻的利益演示表,铺在手机屏幕上,用户会觉得厌烦,然后关掉页面,不买了。
第二、利益演示表会体现很多保险公司不想让你知道的“真相”
比如用户会发现,过早退保无法全额拿回保费,那他可能就关掉页面,不买了。
但时代变了。
更公开的信息表达,可以获得更理性的消费者,这才是保险应有的良性循环。
关于保险咨询
我本人亲自一对一服务,根据用户需求,从上家百家保险公司,选择最优产品。
对于身体异常需要核保,我有8年近万个案例的实战经验,确保准确无误。
售后理赔会全程协助,指导正确报案,完善申请资料等,我的原则是对每一份保单负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