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时候的王公贵族到今天的高门大户,他们活着的时候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面对死亡,却是人人平等,选得一块风水宝地长眠于此是他们唯一能有的优待了。
说起这些“风水宝地”虽然对于已经去世的人非常重要,可活着的人怕是避之不及,埋着侯门显贵都要被人嫌弃,那就更别说埋太监得地儿了。
北京的中关村曾经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如今的中关村
老北京的有趣地名,有的听后让人脸红心跳
那时候京城的各种有趣地名,可以写成一本书,有比较粗鄙的如“奶子房”、“骚子营”、“公主坟”、“五棵松”等等,有的让人听来面红耳赤,而有的却又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它们的由来并不是像字面意思那样的。
就拿“奶子房”来说,这个地方原本是一片养马场,在辽金时期是专门划出来给蒙古贵族供奶使用的,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儿称为马奶子房,谁想到最后竟然渐渐叫成这个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门考虑到北京作为首都不仅历史文化并重也是连接世界的窗口。为了避免出现这类文字尴尬,好多地名便一起改了,中官村也是其中一员。
中关村夜景
中关原是中官,太监为了养老抱团投到这个地方
那时候中关村还是一片荒地,从明朝开始,好多太监们就在这片购买“义地”,一直到晚清,这便成了太监们公认的墓葬地,有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会选择寄居在这里,吃穿用度全靠着在主子面前得脸的大太监的资助。
平时他们就扫扫墓上上香,也算是给这些没有子嗣的同伴一些慰藉。因为在清朝时太监又被称呼为“中官”,这儿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叫做中官坟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们在这块地方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子,好多太监群居在此置办家宅之类的,所以人们才将这叫为中官村的。不过不管是宅子还是坟地,这个地方肯定是和太监脱不开关系就是了。
太监
这个名字不太好,一听就是太监村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国家重视文化教育,将中官村附近都规划为文教区,但这个名字却与读书格格不入,于是当时住在北京的郭沫若与陈垣商经过商议,将官改为了关,中关村也自此正名。还有一件事很多人似乎不知道,中关村游泳池其实是郭沫若捐建的。
正是因为他,多少中关村的小孩夏天可以在很便宜安全的地方游泳,即便后来经过多次城建拆迁,这个游泳馆也一直存在。似乎是改名的帮助,谁能想到当初这个原本作为坟场的荒凉地竟然一跃成为了中国的科技硅谷。
中关村e世界大厦
新派“海龟”的硅谷梦
经历了50到70年代20年间,中关村扎根了30多座一流大学,还有无数的科研院所,在教育的奠基石下,这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科创心脏。起初,还是一个小伙子的陈春先到美国考察,在加州硅谷他亲眼见到了一个20人的小团队可以为全球供货的事迹。
科技的力量震撼了他。
在震惊的同时,如何能让中国也有这样一个地方在他的心中萌芽,而同时拥有人才和科研技术的中关村便成为了他的首选。
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
创业成功的他被羡慕也被嫉妒
1980年,回国后的陈春先号召同行业并提出了“二不四自”的原则,不要国家拨款,不占国家编制,自由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将科研的力量下放到群众和企业中去。因为没有先例,他开创性的发言最终没能实现,这个思路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于是他开始自己创业,大方向的正确让他赚到很多钱,一部分迂腐分子却将他举报成投机倒把,给他扣上了“损公肥私,吃里扒外”的帽子。
若不是新华社将他的模式上报给上级领导,这个冤枉陈春先怕是很难洗清了。创业之路坎坷,但风险和收益并存,很多后来者看在眼里也暗暗发力,创业浪潮逐渐被兴起。
陈春先
小小中关村每天上演“神仙打架”
有了陈春先这个创业斗士的先例,科海、四通、信通先后在中关村崭露头角,在起起伏伏中40岁被骗但仍然在摆地摊的柳传志也来到了这个热闹的地方,他带来的联想成了中关村腾飞的关键。
95年互联网在中国降落,杰克马也带着他的梦想来到了中关村,但他搞出的中国黄页却被很多人骂做骗子,无奈回到杭州做了阿里巴巴。再后来周鸿祎、张朝阳、李彦宏也先后来到这里。回看那个时候,真是神仙打架,群雄逐鹿,大神和企业不断崛起,有的一夜暴富。
也有的一夜倒下,那几年,沿着中关村大街一路向北,你可以听到共和国科技的心跳。
李彦宏
转型之痛减慢了它的脚步但从没停止它的成长
成长的道路固然不会平顺,中关村也曾遇到过自己的蜕变转型之痛。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人才特区的地方,顶着无数光环,却不知从何时开始,竟慢慢成了“骗子集散地”。
聚集在中关村的商家涉及欺诈,低级骗术屡屡得手,电子城从人们比肩继踵到后来的冷冷清清。缺少监管,商户混乱的地方在撵走客户的同时也逼走了不少老老实实的生意人,而电子商务的兴起更是直接打击了线下业态。
中关村电子卖场
从太监村蜕变为科技乡
经历过转型之痛后,今天的中关村坐拥1区16园,已经完成了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蜕变。
从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航天五号就在这里设计并成功发射升空,也开启了国内商业航天的大门,除此之外,自动驾驶、未来科技、芯片事业等等都像绚丽的烟花开遍中关村各处。
追梦故事依然每天在这里上演。一个小村庄成长为科技巨头,从籍籍无名到寸土寸金,就如同小小渔村东莞后来成为制造业发源地,不被看好的深圳成为世界之窗,每一个小镇都有属于它腾飞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