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的增长,人口相关的话题却频繁地登上热搜榜。截止去年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54亿,预计五六年后这一数据将突破3亿,到了2053年将达到了峰值—4.87亿。2000年到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将从10%提升到34%,比世界平均速度快一倍多。
另外,早在2015年的时候,关于养老保险抚养比的预测就曾经引起热议。据预测,到了2050年养老保险抚养比抚将下降到1.3:1。面对这样的预测,不少人都担心起了养老问题。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200个受访者中,71.8%的人担心养老。只有18.2%的人不担心养老。
不过光是担心肯定是没有用的,必须要提前为养老准备才行。事实上,目前已经有很多人在三十多岁,甚至是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将已经规划好了养老计划。提及养老准备,大家一般会通过缴纳社保、攒钱、购买商业保险为自己晚年生活提供一个保障。
就从目前来看,养老资金主要有三大来源:养老保险、个人存款、子女每个月给的赡养费。在这三个来源中,社保可以说是不少人养老的“基础”,为了给老年生活一个保障,绝大多数人都会缴纳社保,而且还会多缴纳一些年限,为的是在退休了之后能多拿一点钱。
当然了,也有一些人是将养老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自己既不缴纳社保也不攒钱,完全就指望着子女。但是将养老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真的“行得通”吗?目前有不少年轻人都已经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众所周知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
因此,就算是成家立业了,还是有不少人依赖着信用卡等金融产品在生活。对于这样的人而言,真的有能力承担起给父母养老的重担吗?就算子女有存款,但小家不也要“养房养车养儿”吗?
受这些因素的“限制”,不少人也只能靠自己养老,在年轻时候多缴纳一点社保或者是存下一笔钱。但是单单是依靠“养老金”真的可以养老不愁吗?就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企退人员和农民要是光想靠着养老金养老,给自己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晚年,每年出去旅旅游等等估计是不行的。
要是晚年不生病,一个月两三千块钱或许还够用,而且这还要看地区。但是若是晚年得了一些慢性疾病,每个月都要吃药,那估计一个月两三千块钱是不够用的。
因此,大家还是要攒点钱才能实现“养老自由”,给自己晚年提供一个不错的生活质量。但是这要攒多少钱才行呢?曾经有人就做出了预测,就算有养老金,也要攒下100万左右才能“体面”养老。
不过,在一项调查当中却指出了,一线城市的退休人员要想实现“养老自由”要攒下400万才行。而在另外一份报告中,答案又是有点不同的。绝大多数人认为养老储蓄应该在50万以上100万以下。
对于这一话题,你如何看待呢?你已经为养老做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