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三面环山,空气好、阳光好,的确是一个颐养天年的好地方。”聊起泰安市泰山医养中心(泰安市中心医院碧霞湖院区)的优美环境,已经入住近两年时间的孙兆桐很有发言权。“年轻时努力拼搏,过上美好生活,这是一种幸福;年老了能有一个地方安享晚年,这也是一种幸福。”在孙兆桐老人的心中,泰山医养中心是一个幸福养老的好地方。
上世纪60年代初,孙兆桐考入电力职工学校(泰安电校前身),学习输电配专业。“一边学习,一边实习,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孙兆桐告诉记者,到甘肃戈壁滩铺设高压线路那段经历最令他难忘,“戈壁滩风大、沙多,如果遇上大风天,根本睁不开眼。”除了风沙之外,戈壁滩的干冷天气也让孙兆桐印象深刻,“吃饭时,我们都把干粮捂在怀里,否则干粮冻得没法吃。一天下来,两只手冻得生疼,伸手都困难。”孙兆桐说。
挖坑、立杆、架线……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孙兆桐和“战友”们驻守戈壁滩,战风沙、斗严寒,保质保量完成了工作任务。虽然环境恶劣、工作繁重,但孙兆桐斗志昂扬、干劲十足,“为国家输电线路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这是一份荣耀,再苦再累都值得。”
毕业后,孙兆桐留校任教,既给学生讲授专业知识,也带领学生们外出实习,“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既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也见证了祖国电力输送的发展。”每每聊起工作,孙兆桐老人总是充满激情。
1967年9月,孙兆桐结婚成家,并养育了两个女儿。由于孙兆桐经常带教实习,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妻子王世莲的身上。“我的父亲和我的岳父都是老革命,两位老人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吃苦耐劳的品格,对我和妻子影响很深。”孙兆桐表示,妻子王世莲既温柔又坚强,上班顾家两不误,“她对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辛苦了一辈子。”
退休后,孙兆桐和王世莲迎来难得的悠闲时光。不过,随着年龄增大,随之而来的老年病影响了两人的生活质量。“虽然两个孩子都很孝顺,但我们不想把孩子拴在身边,她们应该专心工作。”孙兆桐告诉记者,与孩子商议后,他和老伴决定到泰山医养中心颐养天年,“社会发展了,思想也得与时俱进。事实也证明,我们选择到医养中心养老是对的。”孙兆桐表示,在泰山医养中心,他和老伴不仅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护理服务,还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这里活动多,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很丰富。另外,医护人员就在我们身边,也消除了我们对健康的担忧。”孙兆桐的观点,也得到了老伴王世莲的赞同。
年轻时,忘我拼搏,奋斗圆梦;年老了,尽享天伦,安享晚年。对于孙兆桐和王世莲两位老人来说,在泰山脚下颐养天年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