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有一个观念,那就是都愿意到大城市闯一闯见一见世面。很多年轻人,也是为了实现梦想,开启了异乡的打拼之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造就了空巢老人独守老家的现状。这些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呢?
72岁的孙大爷老伴去世了,现在一个人居住,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成家立业后全部在城里生活。
这几天孙大爷去亲戚家转了转,他发现原来人老了都一样的可怜。
一:孙大爷先去的姐姐家,姐姐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两个孩子当初学习特别好,现在都在北京工作,收入高工作体面,就是工作忙经常不回家,据说今年疫情,两人因为居住的区域有确诊病例,所以今年又回不去了。
孙大爷进屋时看到姐姐正在接电话抹眼泪,姐姐一口一个说着家里特别好,姐夫和自己身体也好,儿女们不用惦记,家里过年的食物早就准备好了,鸡鸭鱼肉什么都有。可是孙大爷看到的情况却是,因摔断腿躺在床上的姐夫,案板上几个凉馒头和咸菜。这个场景和姐姐描述的完全不符。
可是姐姐却苦笑着说:没办法。儿女们远在外地打拼也很辛苦,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就尽量地少给她们添麻烦。做父母的永远希望儿女们好,自己能做的就是给他们看好这个家,等他们累了苦了闷了,来家里就找到温暖。
二:孙大爷含着眼泪走出了姐姐家,然后来到了大哥家。大哥有两个儿子,因为哥俩有矛盾所以很多年不联系,哥俩的矛盾也殃及了孙大爷大哥的养老问题。
哥俩都觉得当初分家协议不公平,所以不想赡养老人。孙大爷大哥现在每月就靠政府发的那些养老金生活。夏天的时候孙大爷大哥,每天都是在街边坐到半夜才回家,因为这样回家就睡觉,正好可以省点电费。冬天的时候,孙大爷大哥舍不得取暖,只能往锅里不断地蓄水烧柴取暖,八十岁的老人了,烧一次柴火下来累得满头大汗。
有人提议说让老人去找儿子要赡养费,可是老人说不去,两个儿子有自己的家庭,拉扯一大家子也不容易。因为自己没什么本事,所以没有分给他们太多的家业,这已经让自己很自责了。现在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照顾好自己,不能因为自己再让他们哥俩有矛盾。
三:后来孙大爷又来到了堂姐家,堂姐都75岁了,可是她在做空巢老人的同时,还要照顾两个留守的孙辈。
堂姐只有一个儿子,但是结婚后就去江苏打工了,常年也不回家。后来生育了孩子,就全部交给了堂姐在老家照顾。
每次儿子儿媳打电话时,堂姐也是报喜不报忧。她说两个孩子特别听话也特别懂事,从来不让她着急生气。可是事实上,两个四五岁的孩子,正是淘气的时候,经常吵得天翻地覆,一天下来累的堂姐腰酸背痛。
这不孙大爷去世,堂姐因为高血压刚刚输完液,拖着无力的身体,还要坚持着为两个孩子去洗衣做饭。
堂姐说孩子们其实在外也很辛苦,租住的地方又小又潮湿,为的就是多攒点钱。堂姐也像在安慰自己一样说到:再忍几年就好了,孩子也大了,到时候买个大房子一起居住。只是不知道这会是几个几年。
孙大爷再看看自己何尝不也是这样呢?儿子打电话时,明明自己正在翻种土地,可是非要说自己和老伙计们在下棋,还说自己已经赢了好几盘了。女儿来电话时,明明自己在啃咸菜,却说老朋友请自己在饭店吃的饭。而这些谎言何曾不是一种对儿女的爱呢?
孙大爷走了一圈发现,其实人到老年都有三个一样:一样为儿女着想;一样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一样的报喜不报忧。其实这三个一样的背后,蕴含的是父母对儿女最后的深深的爱。
他们知道现在不能为儿女挡风遮雨了,自己能做的只能是不给儿女们添负担。虽然当初养育儿女很辛苦,但是老了他们宁愿委屈,也不愿意去向儿女索取回报,这就是父母无言的大爱境界。
结束语:人到老年不容易,要面对越来越苍老的现实。人到老年很孤单,要习惯越来越冷清的生活。人到老年很可怜,要小小心翼翼地过日子。
而做儿女的千万不能只顾了眼前的工作,就忽视了对父母的关爱。要知道很多时候,他们所说的自己过得很好,事实并不一定有多好,那更多的是一种善意的谎言。这种谎言是无奈的,也是蕴含着大爱的。
他们所说的自己很好不愿惦念,其实过后那种默默擦眼泪的场景,很让人心酸。他们内心还是很期盼儿女能回家,他们不要求儿女衣锦还乡,只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足够了。
所以年轻人,无论什么理由也请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去看看父母。工作没了,可以再找。机会没了,可以再发掘。可是父母要不在了,就真的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