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之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社保还有一次性补缴政策,截止2020年,只有全国只有几个省份在年初还可以一次性补缴(比如2020年5月份之前,天津可以一次性补缴),到了2021年,一次性补缴社保的政策已经全面停止。
相信大家现在都已经算明白了这笔帐,一次性补缴社保,对于参保人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就是这样惠民的政策,在实行短短几年后被立即叫停。那么,为什么会有一次性补缴政策?实施后短期内为什么又被很快叫停?今后还会有这样的政策吗?今天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惑。
为什么会有一次性补缴政策?
90年代,我国遇到了下岗潮,很多人下岗失业后,因为经济的原因缴纳不起社保,同时绝大部分下岗工人当初为了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号召,基本上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此时这些人的养老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国家也从本质上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为了照顾参保困难的群体,制定了一次性补缴政策。
相同的情况不单单只有当年下岗工人这一个群体,还有一些农民朋友,想个人参保,因为当年的社保制度不成熟,无法参加社会保险。一次性补缴社保政策的出台,同样也解决了一部分农民朋友的养老难题。
那么,如此惠民的政策,实施后短期内为什么又被很快叫停?
被叫停的原因有很多,一次性补缴社保注定不是一个长期性政策。为什么这么说,上一篇文章已经详细解释过,这里简单地阐述一下几个观点。1.对于逐年参保的人不公平,2.一次性补缴社保,不利于社保机构良性循环,3.通货膨胀严重,一次性补缴社保,养老金将会面临更大的支出压力。
总之,一次性补缴社保政策,对于参保人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无论才从通货膨胀角度讲,还是从现实理论出发,既能省下一部分参保费用,又能规避一定的风险,同时社保又要为这些弊端“买单”,所以一次性补缴社保在出台短短年后就被叫停。
那么,今后还会有这样的政策吗?
很遗憾,一些政策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有了。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这样的政策主要是针对,当年因国家发展需要“牺牲”个人利益和因为政策不成熟无法参保群体的困难群体制定的,其目的是让更多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现如今随着社保机制不断完善,这些困难群体越来越少,政策的倾向也会随着收紧。
2.延迟退休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取消一次性补缴社保的“接盘侠”。延迟退休离我们越来越近,终极目标65岁退休,这样的退休年龄,想缴纳满15年的社保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延迟退休实施后,这样的政策更没有可能回归。
3.一次性补缴社保,漏洞百出,长期以往不利于社保机制的良性发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发严重,养老金的缺口也不断增大。弥补养老金缺口的本质就是需要更多人参保,这也是取消一次性补缴社保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一次性补缴社保政策的收口,也就意味着一个政策的彻底终止,正如一些公知说的那样,过了就不会再有。所以,希望大家参保的同时,尽量选择早参保,避免退休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不要再抱有幻想一次性补缴政策回归,毕竟实施已经摆在面前。
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